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
《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全文
明 / 湛若水   形式: 七言绝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博爱(bó ài)的意思:广泛的爱,对所有人无私的关怀和照顾。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大笔(dà bǐ)的意思:形容数额巨大或者数目繁多。

还性(hái xìng)的意思:指人的本性难以改变,总会表现出来。

精神(jīng shen)的意思:指人的意志力、毅力和精神状态。

老怀(lǎo huái)的意思:指老年人的心情、情感。

能不(néng bù)的意思:表示不可避免、难以避免。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收拾(shōu shi)的意思:整理、整顿、整治

殊乡(shū xiāng)的意思:不同的地方或环境

双眸(shuāng móu)的意思:指双眼的目光或眼神。

乡人(xiāng rén)的意思:指与自己在同一乡村、出生地的人,也可指与自己有相同背景、共同经历的人。

性学(xìng xué)的意思:性学是研究人类性行为、性心理、性教育等方面的学科。

鉴赏

此诗由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题为《道过南康乡人陈衮世寓于此持大字乞言捉笔答之》。湛若水以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人与人之间深厚情感的画卷。

首句“人情博爱殊乡人”,开篇即点出主题,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博爱之情,即便是在异乡,这种情感依然能够跨越地域的界限,展现出人性中最温暖的一面。接着,“烱烱双眸大笔神”一句,通过形象的描绘,将陈衮世的形象刻画得生动鲜明,他的双眼炯炯有神,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手中的大笔则象征着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艺术才华。

“收拾精神还性学”,这一句进一步揭示了陈衮世在艺术创作中的态度和追求。他不仅在技艺上精益求精,更注重内在精神的修养,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宇宙的真理相融合,体现了道家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最后,“老怀能不为君欣”表达了诗人对陈衮世艺术成就的认可与欣赏,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深深的敬意和喜悦之情,认为陈衮世的作品能够触动人心,给人带来愉悦和启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陈衮世个人风采和艺术成就的赞美,展现了人与人之间超越时空的深厚情感,以及艺术作品对于心灵的滋养作用,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人格和艺术境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湛若水

湛若水
朝代:明   字:元明   号:甘泉   籍贯:广东增城   生辰:1466—1560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猜你喜欢

金山同正之吉甫会宿作寄城中二三子

寺压苍厓势欲倾,欢然西度为谁兴。

云随草树萦层岫,江浸楼台点万灯。

坐久不知身寂寞,梦回犹觉气轩腾。

思君城郭尘埃满,相逐寻閒亦未能。

(0)

将赴会稽过杭州宝月大师法喜堂

悠悠十年别,惚惚一梦中。

故人已白发,相对一病翁。

日短语不尽,潮生舟复东。

自笑更自愧,此身犹飞蓬。

(0)

和中甫吕氏园亭

长日阴阴雨与风,病夫高卧一舟中。

少年欢气谁能遏,纵走名园看落红。

(0)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其二

命矣才中寿,天乎丧哲人。

逢时身已病,达晚志难伸。

清俭贫弥乐,文章老更醇。

贻谋有馀庆,孙子自振振。

(0)

送贯之兄被召为御史三首·其二

忆昔先门陟谏垣,正人风采动朝端。

家声宜有琳琅器,兄职今峨獬豸冠。

台阁继登时所贵,忠贤得用古来难。

浮荣未必吾儒志,会把功名竹帛看。

(0)

送郑秘丞知邛州蒲江县

明府之官固有程,巴江缭绕趣君行。

孤帆去远沧浪色,百丈牵迟滟滪声。

火井煮盐收倍利,山田种芋劝深耕。

旧来邛竹通西域,边吏还知健令名。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