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闻众妙,人少到师清。
幽琴徐发响,真不负台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脱的禅院景象。首句“寺古傍郊坰”点出古寺位于郊野,历史悠久,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接着“门无车马声”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静谧,仿佛世间的喧嚣与之无关,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氛围。
“我来闻众妙,人少到师清”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僧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众妙”不仅指僧人的高深佛法,也暗含了诗人对清净境界的向往。“人少到师清”则暗示了僧人修行的深入和内心的纯净,来访者寥寥,却能感受到其心灵的清明。
“锦水金波静,银蟾一指明”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水波比作锦缎,月光比作银色的光芒,描绘出夜晚水面上波光粼粼、月光照耀的美丽景象。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内心的平静与光明。
最后,“幽琴徐发响,真不负台名”点题,提到在这样的环境中,悠扬的琴声缓缓响起,这不仅是对僧人技艺的赞美,也是对整个环境和谐氛围的肯定。诗人认为,这样的琴声确实不负此地的名声,完美地融入了这片宁静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禅院的宁静之美,以及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让人在阅读中感受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偃蹇长鲸横北海,怒喷风雷九州垓。
九州壮士贲育徒,雄剑长弓几千队。
长鲸掉尾鳞鬣张,壮士辟易弓剑伤。
九州尘土山岳动,蔽亏日月无晶光。
长鲸长鲸尔当弭,上帝威灵不可比。
一朝怒遣似飞来,尽赤溟波千文水。
山岳重安日月明,长鲸长鲸尔独死。
西墅方黔突,东皋复结庐。
藏修为上策,覆坠戒前车。
瓜地锄成町,苔矶坐或渔。
种花须带土,断竹更开渠。
世俗高无比,林泉乐有馀。
傲风凉幕捲,掩月夜窗虚。
故步惟称独,清谈每起予。
习池存彷佛,蜀道免崎岖。
不见令相忆,那堪叹索居。
多烦谷口郑,道甫问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