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轮(bàn lún)的意思:指不完整的月亮或太阳,也可用来形容不完整的事物或情况。
碧溪(bì xī)的意思:指清澈见底的溪水,比喻文采清新、才思敏捷。
长虹(cháng hóng)的意思:形容彩虹的弧线长而美丽,也比喻人才出众、志向高远。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两岸(liǎng àn)的意思:指海峡两岸,特指台湾海峡两岸的关系。
留题(liú tí)的意思:留题指的是在文稿、书信、字画等上面留下题词或题字。
轮蹄(lún tí)的意思:指马匹奔驰时蹄子的连续运动,比喻事物迅速连续地进行。
衢处(qú chǔ)的意思:指交通要道或繁华地段。
行客(xíng kè)的意思:行人、旅客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杖屦(zhàng jù)的意思:指代老年人的步履缓慢,需要拄着拐杖行走。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末时期江南水乡的一幅生动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通道与飞虹的壮丽景象,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痕迹。
首联“两岸通衢处,长虹跨碧溪”开篇即以“通衢”与“长虹”为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连接两岸的宽阔道路与横跨碧绿溪流的壮观桥梁之中,营造出一种宏伟而宁静的氛围。
颔联“游人多杖屦,行客半轮蹄”则转向对人物活动的描绘,游人们手持拐杖或穿着木屐漫步于路上,行客们则骑马或乘着车轮缓缓前行,这一动态的场景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体现了不同人群在这一路径上的活动状态。
颈联“芳草渡头没,绿杨津口迷”进一步渲染了路途周围的自然景观。渡头被茂盛的芳草覆盖,难以辨认,而渡口两旁的绿杨树则仿佛引领着行人迷失在一片绿色的海洋中,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旅途的神秘与探索的乐趣。
尾联“当年曾过此,柱上忆留题”则以回忆的方式结束全诗,点明了这条通道的历史痕迹。诗人回想自己曾经经过此处,并在某根柱子上留下了题字,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历史的印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具自然美又富含人文气息的场景,展现了作者对过往经历的怀念与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