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车马(chē mǎ)的意思:指车马奔驰,形容忙碌、繁忙的场景或生活。
法正(fǎ zhèng)的意思:法律公正,指法律公正无私。
故宫(gù gōng)的意思:指位于北京市中心的明清两代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之一。
谷变(gǔ biàn)的意思:指事物逐渐发展变化,形势逐渐好转。
见重(jiàn zhòng)的意思:看重、重视
陵谷(líng gǔ)的意思:指山陵和山谷,泛指高低不平的地形。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千古(qiān g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历史时期,也可以表示永远、永久。
耆老(qí lǎo)的意思:指年老有经验的人。
亡魂(wáng hún)的意思:指已经死去的灵魂,也用来形容非常憔悴、悲伤的样子。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昔日(xī rì)的意思:过去的日子;往日;以前
先主(xiān zhǔ)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某个时期中,处于主导地位、地位最高的人或事物。
喧喧(xuān xuān)的意思:喧闹、嘈杂
永安(yǒng ān)的意思:永远安定,永不动摇。
游人(yóu rén)的意思:指旅游者、游客;也可指四处游荡、流浪的人。
吁嗟(yù jiē)的意思:表示叹息、慨叹、感叹或唏嘘,形容人们的情绪或心情低落或失望。
重楼(zhòng lóu)的意思:形容建筑物高耸壮丽,楼阁重叠。
- 注释
- 陵谷:指陵墓和山谷。
故宫:古代宫殿。
耆老:年长的人。
永安门:北京城门。
游人:游客。
楚蜀:古代地区名。
重楼:高大的楼阁。
昔日:过去。
蜀先主:刘备。
亡魂:灵魂消逝。
法正:蜀汉重要谋士。
公:对诸葛亮的尊称。
燔:焚烧。
- 翻译
- 千百年来,陵墓和山谷变迁,古老的宫殿怎能留存。
我在周围徘徊,询问年长的人,只有永安门还屹立着。
游人们来自楚地蜀地,傍晚时分车马声嘈杂。
再也见不到那高大的楼阁,谁能想象它往日的辉煌。
感叹啊,蜀汉先主刘备,就是在这里兵败,灵魂消逝。
可能只是因为法正去世,才让你,诸葛亮,遭遇了焚烧的厄运。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苏轼( 苏东坡)创作的,名为《永安宫》。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是在表达对历史变迁和昔日繁华遗迹现今凋零的感慨。
“千古陵谷变,故宫安得存。”这两句描绘了时间长河中的陵墓与古老宫殿的沧桑变化,只有少数建筑能够幸存于世。
“徘徊问耆老,惟有永安门。”诗人在漫步之间询问年迈的长者,关于昔日繁荣,只剩下永安门还能见证往事。
“游人杂楚蜀,车马晚喧喧。”这里写出了许多游客涌向楚地和蜀地(今四川一带),到了傍晚时分,车马的声音此起彼伏,显得十分热闹。
“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繁华建筑的无限感慨,因为现在已经看不到当年的辉煌,只有少数人才会去怀念那些曾经的荣耀。
“吁嗟蜀先主,兵败此亡魂。”这里的“蜀先主”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刘备,诗人感叹他因战事失败而失去了国家和尊严。
“只应法正死,使公去遭燔。”最后两句是说按照道理,应该是公正的法律来裁决生死,而不是像当时那样因为战乱而导致无辜者蒙难。
苏轼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战争、国家兴衰以及人伦悲欢的深刻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