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郎四十者,堂有二亲稀。
止仰官为养,行应泪在衣。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庶所作的《送石都官赴阙》,表达了对即将离家赴任的石都官的深深关切和不舍之情。诗中提到石都官已年届四十,家中双亲年迈,他只能依靠官职来赡养,这使得他的每一次出行都充满了辛酸与无奈,暗示了他对家庭责任的沉重负担。诗人以“白云偏伫立”象征石都官的离去,家人如白云般依恋;“黄犬好频归”则寓言希望他能常常回家探望。最后两句“去有山公启,天心正似饥”,通过“山公启”暗指朝廷的召唤,而“天心似饥”则表达了诗人对石都官仕途的忧虑,担心他在外难以满足朝廷的期望,如同饥饿般艰难。整首诗情感真挚,富有深意,展现了送别诗常见的眷恋与期待交织的情感。
蓬门常昼掩,竹径寂无人。
鸟起飘松霰,麇行动谷榛。
应知禽鱼侣,合与薜萝亲。
遥忆平皋望,溪烟已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