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云弟幼我应去,幼谓我去兄当住。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忍(bù rěn)的意思:不忍指不能忍受、无法忍受的意思,表示不愿意或不忍心做某事。
不然(bù rán)的意思:表示否定,表示不同意或不同情况下的结果。
不慈(bù cí)的意思:不仁慈;不宽厚;不宽容。
长云(cháng yún)的意思:指长时间不散的乌云,形容不好的事情长期不解决或不消除。
大儿(dà ér)的意思:指家中的长子。
丁男(dīng nán)的意思:指没有儿子的人家。
东家(dōng jiɑ)的意思:指招待客人的主人,也泛指提供食宿或工作的人。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父母(fù mǔ)的意思:指父亲和母亲,家长,也泛指父母亲属。
狐疑(hú yí)的意思:形容心中疑虑不定,犹豫不决。
旁观(páng guān)的意思:指不直接参与某种活动或局势,只是旁边观察或观看。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未决(wèi jué)的意思:指事情尚未决定或解决。
呜咽(wū yè)的意思:形容哭泣声音悲伤凄厉。
小儿(xiǎo ér)的意思:指儿童、小孩子。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租税(zū shuì)的意思:指国家对人民征收的租税。
- 鉴赏
这首《鬻女谣》描绘了一幅悲惨的家庭画面,反映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中通过一对夫妇在贫困中的挣扎,以及他们对两个女儿未来的忧虑,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亲情的深刻。
开篇“东家夫妇无丁男,止有两女冬犹衫”,点明了家庭的困境——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且冬天还穿着单薄的衣服,暗示了家庭经济的拮据。接着,“客来又议鬻其一”,在生活压力下,这对夫妇考虑卖掉一个女儿以缓解经济压力,体现了生存的艰难抉择。
“父母不忍听儿谈”至“道旁观者皆呜咽”,通过父母内心的挣扎、儿女间的对话以及周围人的同情,展现了家庭成员间的情感纠葛和外界的同情。特别是“心知父母非不慈,不然租税从何措”一句,深刻揭示了家庭困境背后的深层原因——沉重的赋税负担,使得原本慈爱的父母不得不做出痛苦的决定。
最后,“两儿去住争未决,父母狐疑客催别。大儿行泣小儿随,道旁观者皆呜咽”,描绘了最终决定的艰难过程,以及家庭成员间的不舍与痛苦。整个场景充满了哀伤与无奈,让人不禁为这对夫妇和他们的孩子们的命运感到唏嘘。
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明朝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也触及了人性中最柔软的部分——亲情与道德的冲突,以及面对困境时的无助与挣扎。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情感的渲染,诗人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悲情的故事之中,引发了对社会公正与人道主义的深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客有出示御制登中和堂诗小臣斐然仰次宸韵二首·其一
黄屋狩吴越,勾陈俯江津。
迢遥八骏御,时迈慰斯民。
汉祚歘再兴,周邦命惟新。
谁令猃狁炽,坐使宵旰勤。
宅洛既得卜,去豳亦惟仁。
宸章迹禹功,道继胼胝身。
期运有泰否,钝蟠利则伸。
君王自神武,安得熊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