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轮(bàn lún)的意思:指不完整的月亮或太阳,也可用来形容不完整的事物或情况。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孤月(gū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孤单寂寞,没有伴星相伴。
兼天(jiān tiān)的意思:同时担任多个重要职责
客中(kè zhōng)的意思:指在他人的地盘上,客人应当遵守主人的规矩。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一派(yī pài)的意思:指言谈举止或言辞表达不真实、不可信、不可靠。
月色(yuè sè)的意思:指夜晚的月亮的光辉和美丽景色。
中流(zhōng liú)的意思:处于中间位置,居于中间地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长江的壮丽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意境。
首句“一派长江接暮潮”,以“一派”形容长江的广阔无垠,与“暮潮”相呼应,营造出一幅日落时分,长江与潮水交汇的壮丽画面。长江的浩瀚与潮水的汹涌相互交织,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气势。
次句“半轮孤月出烟霄”,则将视角转向天空,描绘了一轮半圆的月亮从云雾中缓缓升起的情景。这里的“孤月”不仅指月亮本身,也暗示了诗人孤独的心境,与前句的壮阔景象形成对比,增添了诗的层次感和情感深度。
接下来,“江光月色兼天涌”,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江面反射着月光,与天空中的月色融为一体,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光芒所覆盖。这一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景,也隐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内心的感慨。
最后一句“有客中流独泛桡”,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行动。在这样的月夜,诗人独自驾船于江心,与自然融为一体。这既是对个人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象征,也是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通过这一句,诗人的情感得以升华,使得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触及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之间的深刻联系。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月夜长江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思考。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卷,更是一首充满哲思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