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彼天月高,来照寤思耿。
《江水二章·其一》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静(bù jìng)的意思:不安宁,不平静
而况(ér kuàng)的意思:表示除了前面所说的情况之外,还有更加严重或重要的情况。
江水(jiāng shuǐ)的意思:指江河水流,多用来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
其所(qí suǒ)的意思:所指的地方或对象。
穷士(qióng shì)的意思:指贫穷的人或境况困难的人。
人境(rén jìng)的意思:指人类的社会环境,也可以指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所处(suǒ chǔ)的意思:所处指的是所在的环境或位置。
寤思(wù sī)的意思:指醒悟思考,从梦中醒来后开始思索问题。
在势(zài shì)的意思:指处于有利的形势或势头之中。
- 鉴赏
这首诗以江水和江木为背景,描绘了穷士内心的愁苦与挣扎。诗人通过自然界的动态与静态对比,映射出穷士身处困境、心绪不宁的状态。"江水日不闲,江木日不静",江水日夜奔流,江木也似乎在不停地摇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无常。接着,诗人将穷士的内心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而况穷士怀,托忧在人境",表达了穷士在社会中所承受的压力和忧虑。
"苦其所处卑,愿在势多梗",穷士自感地位低下,渴望在权力和地位上有所改变,但又深知这并非易事,充满了无奈和渴望。"枉彼天月高,来照寤思耿",诗人用高悬的明月比喻理想和希望,即使在黑暗中也能给予光明,但现实中的穷士却难以触及,只能在梦中寄托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穷士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在社会底层的挣扎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体现了诗人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