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咏 河 市 歌 者 宋 /范 成 大 岂 是 从 容 唱 渭 城 ,个 中 当 有 不 平 鸣 。可 怜 日 晏 忍 饥 面 ,强 作 春 深 求 友 声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容(cóng róng)的意思:指态度镇定从容,不慌不忙,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
个中(gè zhōng)的意思:指事物中的一部分或其中的一种情况。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求友(qiú yǒu)的意思:寻找朋友或伙伴,表达希望与他人建立友谊的愿望。
日晏(rì yàn)的意思:指太阳快要落山,天色渐晚的时候。
深求(shēn qiú)的意思:深入追求、努力追求。
渭城(wèi chéng)的意思:渭城是指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的一个古城,成语中引申为遭受战乱、灾难等破坏的城市。
友声(yǒu shēng)的意思:友声指的是朋友之间的互相称赞和赞美之声。
- 注释
- 河市:也叫市河,要苏州城内。
歌者:卖唱人。
渭城:即《渭城曲》,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别诗《送元二使安西》谱成的乐曲,又叫《阳关三叠》,唐宋时期十分流行。
这里是说卖唱人唱这支流行曲,不在于它的送别友人的内容。
个中:此中。
当:想必。
日晏:天色已晚。
忍饥面--挨饿的脸色。
春深求友声:用《诗经》中"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的典故。
是说:春天黄莺叫个不停。
是为了寻伴侣。
这两句说:可怜他唱到天晚,还没吃口饭,依然忍饥挨饿,强作黄莺般的歌声来吸引听众。
- 翻译
- 我听出来了,你并不是从容不迫地演唱着《渭城曲》,你的歌声中充满了激越与不平。
可怜你在这黄昏时候面容憔悴忍受着饥饿的煎熬,强打着笑容唱着,好似那春天的鸟儿,为了求友不住地啼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咏河市歌者》。诗中通过描绘歌者的形象,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感慨。"岂是从容唱《渭城》",暗示歌者并非悠闲自在地演唱,而是被迫在艰难的生活中寻求生计;"个中当有不平鸣",透露出歌者内心深处的不平与无奈。"可怜日晏忍饥面",描绘了歌者忍饥挨饿的辛酸模样,"强作春深求友声"则写出他们即使处境艰难,仍努力维持生活并寻求友情的慰藉。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歌者的形象揭示了社会现实的冷酷和人性的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