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夕(zhāo xī)的意思:指时间非常短暂,形容事物的发展变化极快。
海峤(hǎi qiáo)的意思:指两座山峰之间的狭窄海峡,也用来比喻狭小的空间或难以通过的困境。
郡斋(jùn zhāi)的意思:郡斋原指官员居住的官署,后来泛指官员的住所。现在常用来形容官员贪污腐败、享乐奢靡的生活方式。
临海(lín hǎi)的意思:指靠近海边。
灵仙(líng xiān)的意思:指心灵纯净、精神高尚的人。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三四(sān sì)的意思:指数量大致在三、四之间,不是确切的数字。
仙迹(xiān jì)的意思:指神奇的迹象或奇迹,形容非常罕见的事物或现象。
逍遥(xiāo yáo)的意思: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无所羁绊。
幽人(yōu rén)的意思:指隐居在深山幽谷中的人,也可用来形容生活在孤独、寂静环境中的人。
远学(yuǎn xué)的意思:指远离家乡到外地求学。
- 翻译
- 遥望学那临海的山崖,横卧着长满莓苔的石头。
郡斋的四周有三四座山峰,似乎留有神仙的踪迹。
正当忧虑傍晚云彩太滑难以挽留,初升的阳光让寒冷的池水碧绿。
我已与隐士约定,就这样自由自在度过每一天直到朝夕。
- 注释
- 远学:效仿远方的贤人学者。
临海峤:靠海的高峻山峰。
莓苔石:覆盖着莓苔的石头,常用来形容荒凉或古老的地方。
郡斋:古代郡守的居所。
三四峰:形容山峰的数量,不一定确指。
灵仙迹:神仙的遗迹,象征着神秘或仙境般的地方。
暮云滑:傍晚云彩流动快速,难以捉摸。
始照:初升的阳光照射。
寒池碧:寒冷的池塘,水色碧绿。
幽人:隐士,指避开尘世的人。
期:约定,期望。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竟朝夕:从早到晚,整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寄托。开篇“远学临海峤,横此莓苔石”两句,诗人以“远学”表明自己对知识的追求和向往,而“临海峤”则是一个具体的地理环境,将自己的学习与大自然相连。“横此莓苔石”,则是诗人在大自然中找到一块平坦的岩石作为座位,既表现了诗人的宁静与孤独,也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接下来的“郡斋三四峰,如有灵仙迹”两句,通过对山峰的描绘和神话中灵仙的想象,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精神上的寄托,或是企图通过这种美景来达成某种心灵的沟通。
“方愁暮云滑,始照寒池碧”两句,则转向对光影变幻的描写。“方愁”表明诗人此时的心境,而“暮云滑”则是对夕阳晚霞中云彩流动的形容,它给人以柔和、宁静之感。紧接着,“始照寒池碧”,则是太阳初照在清冷的水面上的景象,色彩鲜明,既描绘了自然之美,也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最后,“自与幽人期,逍遥竟朝夕”两句,诗人表达了一种与世隔绝、只愿与大自然为伴的愿望。“自与幽人期”,是说诗人自己与那位隐逸之人(或是心灵上的伙伴)有约定,而“逍遥竟朝夕”则意味着这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将持续到早晨和晚上,不分昼夜,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孤独之美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