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芡曲》
《芡曲》全文
宋 / 许及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湖边谁摘芡,轻度花风

贪得鸿头去,惊他雁序空。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鸿头(hóng tóu)的意思:鸿雁的头部,比喻事物的开端或前景。

花风(huā fēng)的意思:指人的言行举止轻浮、不稳定,像花瓣随风飘摇一样。

藕花(ǒu huā)的意思:指人的容貌或言谈举止美好而出众。

轻度(qīng dù)的意思:指程度轻微、不严重的状态或程度。

贪得(tān de)的意思:形容人贪婪,永远都不满足。

雁序(yàn xù)的意思:指人或物有次序地排列,如同雁群飞行时的队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湖畔采摘芡实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动态之美。

首句“湖边谁摘芡”,以疑问的形式引出画面,仿佛在问世间有谁在这宁静的湖边,轻轻采摘着芡实。芡实,即莲蓬,是夏日湖畔常见的植物,其果实富含营养,深受人们喜爱。这一句不仅点明了活动的地点和对象,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充满生机的氛围。

次句“轻度藕花风”,则将视角转向了周围的环境。轻柔的风吹过盛开的荷花,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这里的“藕花”特指荷花,与芡实同属水生植物,共同构成了湖边独特的生态景观。通过“轻度”二字,诗人巧妙地描绘了风力之微,以及它对荷花的温柔抚触,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细腻。

接下来,“贪得鸿头去,惊他雁序空。”这两句诗通过对比手法,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内容。第一句中的“贪得鸿头去”,形象地描绘了某人或某物(可能是鸟)因贪心而追逐芡实的头部,动作迅速,充满了动态感。第二句“惊他雁序空”,则转而描述了这一行为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原本有序飞行的雁群被突然的声响所惊扰,秩序被打乱,显得空荡而寂静。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也暗示了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湖边采摘芡实这一日常场景的美,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

作者介绍

许及之
朝代:宋

许及之(?~一二○九),字深甫,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淳熙七年(一一八○)知袁州分宜县(明正德《袁州府志》卷六)。以荐除诸军审计,迁宗正簿。十五年,为拾遗。光宗受禅,除军器监、迁太常少卿,以言者罢。绍熙元年(一一九○)除淮南东路运判兼提刑,以事贬知庐州。召除大理少卿。宁宗即位,除吏部尚书兼给事中。以谄事韩侂胄,嘉泰二年(一二○二)拜参知政事,进知枢密院兼参政。韩败,降两官,泉州居住。嘉定二年卒。 
猜你喜欢

书驿舍壁

巍巍使馆开华堂,行人旧题诗满堂。

去年读之多好语,今岁重寻在何处。

驿吏却云官长来,垩以赤白墁青灰。

银钩错落应手没,当时嘲谑谁为才。

呜呼万事祇如此,古人豪强安在哉。

寄语征途往还客,不如挥毫落金石。

金石虽坚有时灭,君不闻海波成田淮水绝。

(2)

呈梦锡·其一

妻孥能相期,每出必遽还。

如其归稍晚,必谒郑推官。

(2)

送徐德古

鱼虾争后先,波浪拂西北。

今朝卧龙起,且与收风色。

(0)

行歌亭·其三

尝闻箕颍卧巢由,振荡高风冠九州。

欲识当年孔宁极,依稀堪与若人俦。

(0)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其九

仲尼道德高千古,老子微言冠百家。

馀泽风流俱擅美,那云玉树倚兼葭。

(0)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载酒堂

子云草玄时,载酒客常满。

君今慕若人,竹户谁来款。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