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衽方巍上,挈舟仍奥鹜。
语语岂惮酬,觞觞忽申暮。
夕汉无迟晷,昏林溢飞雾。
游舠集渚敛,浴鹳泳涛溯。
带麓循反踪,萦芳引蹀步。
倘匪踯躅游,安能表高愫。
蹀步(dié bù)的意思:小步行走
还路(hái lù)的意思:指回归正道,改过自新。
金书(jīn shū)的意思:指珍贵的书籍,也用来形容文采或才华出众的人。
冥筌(míng quán)的意思:冥筌是一个古代的渔具,用来指代无法捕捉到鱼的情况。
三危(sān wēi)的意思:指三种危险的情况或状态。
腾波(téng bō)的意思:指水面上的波浪起伏,比喻形势瞬息万变。
五衍(wǔ yǎn)的意思:指事物的发展逐渐扩大或者演化成多样化的形态。
淹驻(yān zhù)的意思:指被水淹或被水浸泡的地方,比喻身陷困境或处境危险。
瑶英(yáo yīng)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出类拔萃的人才。
遇物(yù wù)的意思:遇到某种事物或情况
语语(yǔ yǔ)的意思:
(1).笑语。《诗·大雅·公刘》:“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旧说,论难,谈论。 毛 传:“论难曰语。” 郑玄 笺:“语其所当语。” 唐 王维 《为干和尚进<注仁王经>表》:“老僧空空,復何语语。” 清 龚自珍 《怀我生之先箴》:“吾末从而游,吾恍惚与言言,与语语。”参见“ 言言 ”。
(2).鸣叫。 元 范梈 《社前七日作》诗:“沉沉鶯待木,语语燕归梁。” 林学衡 《次韵和程凤笙<春怀>》之一:“彩蝶双双应解意,黄鸝语语似谈禪。”
(3).句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杜甫》:“观 李 杜 二公,崎嶇板荡之际,语语王霸,褒贬得失。” 明 陆时雍 《诗镜总论》:“ 何逊 诗,语语实际,了无滞色。” 王国维 《人间词话》四十:“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
踯躅(zhí zhú)的意思:犹豫不决,迟疑不前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玉岑山高丽慧因寺后,沿六桥步行返回的景象与心境。首句“插衽方巍上”,以“衽”字形象地描绘了登山时的艰难与巍峨之感。接着“挈舟仍奥鹜”一句,巧妙地将行船与深入幽深之处相联系,展现了诗人对未知探索的勇气和决心。
“语语岂惮酬,觞觞忽申暮。”这两句通过对话与饮酒的场景,展现了诗人与同行者间的轻松愉快,以及时间的流逝。接下来,“遇物皆陶悦,睇佳溘淹驻。”则表达了诗人对沿途美景的深深陶醉与停留,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敬畏。
“瑶英揽南岑,金书展东丽。”运用比喻手法,将珍贵的宝石比作南岑的美景,将金色的书籍比作东方的壮丽景色,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五衍排冥筌,三危摄净住。”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仿佛在冥思中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夕汉无迟晷,昏林溢飞雾。”则通过描绘日落时分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时间紧迫、稍纵即逝的氛围。
“腾波拒前楫,响飙改还路。”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水面上波浪翻腾,风声呼啸,改变了原本的行进方向,象征着人生的不确定性和变化无常。
“游舠集渚敛,浴鹳泳涛溯。”通过描写游船聚集在岸边,鹳鸟在波涛中游泳的情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生机。
“带麓循反踪,萦芳引蹀步。”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沿着山脚行走,被花香吸引,脚步轻盈,充满了对自然的亲近与欣赏。
最后,“倘匪踯躅游,安能表高愫。”诗人以假设句式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认为只有在漫步游走中,才能真正体会到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意境美的作品。
伯鸾出京师,慷慨歌五噫。
岂无济时心,升降与我违。
有来适吴中,舂粱救寒饥。
吴人皋伯通,舍之慰穷栖。
方志虽或除,此桥犹可稽。
伯鸾号逸民,佳传照绿绨。
伯通赖有此,庶几与之齐。
至今阊门外,两冢陪要离。
累累各高大,冥冥春草萋。
古者贤哲人,不计凤与鸡。
焜耀亦偶尔,埋没何凄兮。
出语贺两公,亦以昌吾诗。
久知灵境无缘到,今被春风引得来。
上帝殿头闻雨过,仙人石面欠花开。
便烧沈水礼三拜,快引流霞釂一杯。
落日断霞催去紧,掉巾祇等白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