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赤松(chì sōng)的意思:形容树木长得茂盛、繁荣。
窗纱(chuāng shā)的意思:窗户上的纱帘,比喻对事物的了解浅薄或见识狭窄。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落花(luò huā)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逝去或破灭,形容事物的悲凉或人的遭遇不幸。
水曲(shuǐ qǔ)的意思:指人的行为态度不正直,善于投机取巧,没有原则。
丝管(sī guǎn)的意思:丝管是一个形象化的词语,用来形容声音细腻、柔和、悦耳动听。
烟景(yān jǐ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景色,形容景色美丽而朦胧。
鱼鸟(yú niǎo)的意思:形容非常珍贵、稀有的事物或人。
征骑(zhēng qí)的意思:征骑指的是出征的军队,特指骑兵部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诗人董其昌以细腻的笔触,将春日的烟景、晴林、落花、绿水、赤松、鱼鸟、楼台以及丝管之声,一一展现出来,构成了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首句“烟景驻征骑”,描绘了春日里烟雾缭绕的景象,仿佛为行进中的马车或骑者暂时停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接着,“晴林踏落花”一句,通过“晴”字强调了阳光明媚的天气,与“落花”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又暗示了时光的短暂和美好事物的易逝。
“因听绿水曲,忽到赤松家”两句,巧妙地运用了“听”和“到”的动作,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脱。这里的“绿水曲”和“赤松家”分别代表了清流和隐居之地,象征着诗人追求的自然与宁静的生活状态。
“鱼鸟向人近,楼台俯郭斜”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和谐共生的自然景观。鱼儿和飞鸟似乎与人亲近,楼台倒映在斜阳下的城郭之中,展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
最后,“更携馀兴去,丝管隔窗纱”两句,以丝管之声作为收尾,不仅增添了诗的音乐感,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郊游的满足与愉悦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个画面在静谧中蕴含着生活的乐趣和诗意,让人感受到春天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