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鹿(bái lù)的意思:指白色的鹿,比喻稀罕的珍品或难得的事物。
不恶(bù è)的意思:
(1).谓不为恶声厉色。《易·遯》:“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程颐 传:“远小人之道,若以恶声厉色,适足以致其怨忿,唯在乎矜庄威严,使知敬畏。”
(2).不坏;不错。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 王凝之 谢夫 人既往 王氏 ,大薄 凝之 ;既还 谢 家,意大不説。太傅慰释之曰:‘ 王郎 , 逸少 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廼尔?’” 唐 白居易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诗:“紫綬相辉应不恶,白鬚同色復何如?” 鲁迅 《野草·死后》:“在手背上触到草席的条纹,觉得这尸衾倒也不恶。”长君(zhǎng jūn)的意思:指尊贵的君主或者长辈。
丹砂(dān shā)的意思:丹砂是指赤红色的矿物,也用来比喻珍贵的东西或重要的人物。
独鹤(dú hè)的意思:指独自行动的人,比喻不合群、独立行动的人。
还许(hái xǔ)的意思:指对过去的错误或过失表示悔过并表示决心改正。
鸡鹜(jī wù)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本领高强,非常厉害。
九锡(jiǔ xī)的意思:指九种尊贵的礼遇和殊荣。
染溪(rǎn xī)的意思:指染上了溪水的颜色,比喻受到了坏人或坏事的影响,变得不洁净、不正直。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世人(shì ré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所有的人。
随车(suí chē)的意思:指随同车辆一同出行或随车携带的人或物。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仙阶(xiān jiē)的意思:指高深的道德修养或学问造诣。
学道(xué dào)的意思:学习道德修养和道德准则。
阳九(yáng jiǔ)的意思:指九阳真气,意为阳刚之气。
九锡文(jiǔ xī wé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诗词的内容丰富、意境深远。
- 鉴赏
此诗《读陶隐居九锡文录呈赵虚一真士》由元代诗人李孝光所作,通过对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与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独鹤能空鸡鹜群”,以鹤喻人,鹤在鸡群中显得卓尔不群,象征着诗人对独立人格和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追求。次句“仙阶还许世人闻”,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其高尚品格和超凡境界仍能为世人所感知,传递出一种虽隐而名扬的意境。
“题诗未倚李太白”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的诗歌创作尚未达到李白那样的高度,流露出对古代伟大诗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接着,“学道愿从茅长君”则表达了诗人渴望学习道家哲学,追随茅盈等道家高人的志向,体现了对精神修养和道德追求的重视。
“白鹿随车绕山木,丹砂出鼎染溪云”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白鹿象征着纯洁与自由,山木、溪云则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丹砂出鼎则寓意着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最后,“先生少留亦不恶,共读华阳九锡文”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赵虚一这样的真士多加交流,共同探讨道家经典《华阳洞天九锡文》,体现了对知识共享和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品格、道德修养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甘州.题张东畬大令仿唐六如山水
看巉岩、一道泻春泉,中有古苔香。
傍皴痕湿处,烟分杂树,雨渍疏篁。
人外除将清籁,白石语苍凉。
方信如如悟,参透空王。
回首归田吴下,叹零星剩稿,冷落荒庄。
只溪头润绿,曾照薜萝裳。
恁淋漓、墨壶轻洒,荡寒云、尺幅黯潇湘。
还知否、如今桃坞,尽是斜阳。
探春慢.鸟梦
树歇莺簧,梁停燕剪,双栖香国春老。
棠睡同酣,柳眠比瘦,莫遣子规声搅。
诗伴寻芳去,恰正好、庭空人悄。
算来胡蝶,身前花丛,一样旋绕。风絮浮踪难料。
看者度游仙,独背斜照。
绿意迷离,红情断续,顿惹閒愁多少。
纸帐梅花侣,叹真个、几生修到。
酒醒罗浮,翠禽枝上啼晓。
同唐宜之过枫溪访卞子厚先生
故人卧穷巷,泠然护幽独。
入门狭于舟,偃蹇数椽屋。
梅雨夜来过,床趾秀苜蓿。
残书四五卷,石枯毛颖秃。
敝榻庋古画,淋漓潇湘竹。
中有梅道人,斜枝拖半幅。
迎风势掀舞,疑入筼筜谷。
稚子发散乱,闽音解呼六。
新从武夷来,生小武夷麓。
问之了不领,频笑眉纹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