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三首·其二香严击竹》
《颂古三首·其二香严击竹》全文
宋 / 释嗣宗   形式: 古风

粥饭随时养病躯,本无迷悟可关渠。

无端击著庵前竹,直至如今半途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半途(bàn tú)的意思:指事情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中断或停止。

病躯(bìng qū)的意思:指人身体不好,病重的状态。

迷悟(mí wù)的意思:指人在追求真理、理解问题时,由于思考不透彻或认识不清楚而感到困惑和迷茫。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时养(shí yǎng)的意思:指根据时机养护、培养或发展某种事物。

随时(suí shí)的意思:任何时间,没有限制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养病(yǎng bìng)的意思:指因病而停止工作或学习,专心养身。

直至(zhí zhì)的意思:一直到;一直达到某个时间或状态。

至如(zhì rú)的意思:极其如同,如同极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嗣宗所作的《颂古三首·其二·香严击竹》。诗中以日常生活中的粥饭养身,反映出禅者的简单生活态度和对生死迷悟的超脱观念。"随时养病躯"表达了顺应自然、随缘度日的生活哲学,"本无迷悟可关渠"则强调了禅修并非追求某种境界,而是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后两句"无端击著庵前竹,直至如今在半途"描绘了一个生动场景:禅师无意间敲击竹子,这一举动象征着他的修行过程并非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甚至有时会有意外的触动。"在半途"暗示了修行之路永无止境,禅者始终在路上,保持着警醒和觉知。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禅意于日常琐事之中,体现了禅宗的随缘而行、不执着于结果的修行理念。

作者介绍

释嗣宗
朝代:宋

释嗣宗(?~一一五三),号闻庵,俗姓陈,徽城(今安徽歙县)人。幼业经圆具,冠依妙湛慧禅师。后谒宏智正觉禅师,蒙印可。出住普照,徙善权、翠岩,迁庆元府雪窦寺。高宗绍兴二十三年卒。为青原下十四世,天童正觉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三、《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诗三十二首。
猜你喜欢

魏十四主东魏一主

胡人左辫安能脱,羊质豺心空苟活。

魏圭束帽始吞华,分曹置学何超越。

明元平盗复防边,大武雄材谁敢越。

兖豫幽雍入并包,自淮逾汉供彼捋。

佛狸未应卯年谣,春燕无家总林末。

天道何曾遂果无,槊贯婴儿还自剟。

浚弘相继北南休,孝文出类文风豁。

迁乔出谷岂徒然,以夏更夷如洗抹。

文治终难久属夷,夷运百年应易拨。

宣武閒居失搆堂,孝明冲子漫嗟咄。

杨白花已河阴沉,尔朱荣向雒阳喝。

庄闵逾年禄永终,东西自此名分割。

东雒长柯寄六浑,西安大柄繇黑獭。

堪怜孝武入长安,辞汤得火徒蹩躠。

东静及身遇高洋,西文再传终拓跋。

吁嗟元魏洵狄豪,百五十龄天乃夺。

君看齐周二纪馀,接瞬中原归我挞。

(0)

李公纲

围城主战一书生,南渡公来庶可成。

十事何当留僭伪,千言那得罢和盟。

霄宫已废军民政,宁寺徒兴卉木情。

一代伟人空濩落,陈欧热血岂堪平。

(0)

九日晓对

独坐看秋秋可同,秋心或在有无中。

前山聚霭光如抹,远树流烟色似通。

但许孤峰迎露白,安知万叶染霜红。

南州炎德时相假,萧瑟何须畏晓空。

(0)

重葺山居十绝·其八

卑栖已足蔽图书,展帙朝朝幸有馀。

千载相关何许事,百年如寄此谁居。

(0)

人日自号三士道人

观我观生莫漫陈,为名为姓岂全真。

自从海内称三士,长愧山中少一人。

少许驱驰思夙志,老犹崛强问馀身。

所求心迹无他扰,何必渔樵是隐沦。

(0)

月行

幽溪明素色,波月正潆洄。

溯洄当月夜,清影曳高桅。

舟入银河去,人疑雪夜来。

野鹭惊还宿,林乌止复猜。

水山同一照,烟树两难裁。

临流山意落,击楫水光开。

渔歌深入浦,耳外独徘徊。

所谓伊人者,此际亦悠哉。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黄裳 韩雍 王迈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