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夜啼.丹阳归舟大风》全文
- 鉴赏
这首《乌夜啼·丹阳归舟大风》由清代诗人王策所作,描绘了在大风中归舟的情景,充满了壮阔与豪迈之感。
“峭帆十幅飞腾”,开篇即以“峭帆”形象地描绘出船只在风浪中的疾速前行,如同十幅巨帆在空中飞舞,展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气势。“饿鸱声”则以比喻的手法,将风声比作饥饿的老鹰发出的嘶鸣,渲染出一种紧张而激烈的氛围。“长啸骑蓬掠过、吕蒙城”,诗人通过想象,让船只仿佛在风中长啸,快速穿越吕蒙城,进一步强化了画面的动态感和速度感。
接下来,“腰下箭。匣中剑。似霜明。血染一江鲛鳄、不闻腥。”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船上的武备,暗示了可能的战斗或防御准备,同时也通过“似霜明”描绘出武器在月光下的寒芒,营造出一种肃杀而冷峻的气氛。最后,“血染一江鲛鳄、不闻腥”则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战斗的激烈与血腥,但通过“不闻腥”这一细节,又巧妙地平衡了画面的紧张感,使得整个场景既充满力量感,又不失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力,成功地将大风中归舟的壮丽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既有视觉上的震撼,也有情感上的共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勇敢精神的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