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超然(chāo rán)的意思:超越尘世,超脱于尘俗之外。
陈编(chén biān)的意思:指陈旧、过时的言论或文章。
大道(dà dào)的意思:指道路、道义、规律等广泛而深远的事物。
公行(gōng xíng)的意思:公正行事,不偏袒任何一方。
广居(guǎng jū)的意思:广泛分布,遍布各地。
蘧庐(qú lú)的意思:蘧庐是一个汉字词语,指的是一个人的住所或居所。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或社会地位。
仁义(rén yi)的意思:仁义是指仁慈和公正的品质,表达了对他人的关爱和对正义的追求。
细字(xì zì)的意思:指写得细小的字。
须至(xū zhì)的意思:必须到达;一定要达到某个地方或完成某个任务
义作(yì zuò)的意思:义作指的是以正义之心为依据,做出正确的事情或行为。
在陈(zài chén)的意思: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进。
直须(zhí xū)的意思:直接需要;必须
至理(zhì lǐ)的意思:指最正确、最合乎道理的观点或理论。
字书(zì shū)的意思:指字典或者字典类书籍。
- 翻译
- 大道理普遍通行于广大人群之中,
我岂敢将仁义视为临时的居所。
- 注释
- 大道:普遍的道理或真理。
公行:普遍通行。
居广居:广大人群中的居所。
敢:岂敢,表示谦虚。
仁义:仁爱与道义。
蘧庐:古代一种简陋的住所,比喻临时的居所。
直须:只须,只要。
至理:最高的道理或真理。
超然:超越平常,达到玄妙的境地。
会:领悟,理解。
陈编:旧书籍,古籍。
细字书:详细的文字记载。
-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清明前二日同周公美黄子京郊行和子京韵(其三)》,作者是宋代的陈文蔚。诗的内容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大道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真正的仁义之道并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礼仪或书籍的字句中,而是要深入内心,达到超然的境界。诗人强调实践仁义的直接性和对至高道理的领悟,主张通过亲身经历和内心的体验来体会和践行大道。这种观点体现了宋代理学强调的道德修养和个人实践的重要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杜守调任越中
之官仅半载,涖政未三旬。
天子眷龚遂,吾侪恋寇恂。
扁舟四窗下,薄饯十洲春。
犹喜提封近,甘棠接比邻。
岁岁闻移节,翻添廉吏贫。
心原清似水,甑且冷生尘。
谁道二千石,曾无三百园。
看君洗手去,宁怪典衣频。
山水推于越,雄藩重守臣。
耕渔舜江旧,弓剑禹陵陈。
丕振王刘学,羞称种蠡仁。
间情消退食,河女献丝莼。
十年锄菜老,长被长官嗔。
一自双旌至,周咨百事勤。
风高孺子榻,花识白衣人。
何日邀琴隺,重临故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