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远别离》
《远别离》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生长深闺里,何曾别离

可怜今日去,况值春风时。

弱柳维行舫,鸣莺恋旧枝。

长亭千万里,相送日迟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别离(bié lí)的意思:离别,分别

长亭(cháng tíng)的意思:指长亭,是古代道路上的休息站,也是旅人告别亲友的地方。成语“长亭”比喻离别的场景或情景。

迟迟(chí chí)的意思:迟延;不及时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今日(jīn rì)的意思:今天;现在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恋旧(liàn jiù)的意思:指对过去的事物或人情怀留恋,不愿放弃或忘记。

千万(qiān wàn)的意思:表示强调或劝告,要注意或务必做某事。

弱柳(ruò liǔ)的意思:形容柔弱无力,缺乏坚定的意志和力量。

深闺(shēn guī)的意思:指女子长期闭门不出、与外界隔绝的生活状态。

生长(shēng zhǎng)的意思:指事物的生命力或发展状况逐渐增长。

送日(sòng rì)的意思:送走太阳,指夜晚或傍晚时分。

鉴赏

这首诗《远别离》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风吹拂的季节,即将离开深闺,踏上遥远旅途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哀愁与不舍。

首句“生长深闺里,何曾解别离。”点明了女子自幼生活在深闺之中,从未经历过离别,为下文的离愁别绪埋下了伏笔。接着,“可怜今日去,况值春风时。”表达了女子对即将来临的离别感到怜惜和无奈,尤其是正值春风和煦的时节,更添了几分伤感。

“弱柳维行舫,鸣莺恋旧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女子比作柔弱的柳树,随风飘荡的行舟,以及恋旧枝的鸣莺,形象地表现了女子内心的依恋与不舍。柳树随风摇曳,象征着女子的离愁;行舟在水上漂泊,暗示着她即将开始的旅程;而鸣莺恋旧枝,则表达了她对过去生活的留恋。

最后,“长亭千万里,相送日迟迟。”描绘了女子与亲人分别的场景,长亭作为送别的地点,象征着离别的起点,千万里的路程则展现了离别的距离之远。相送日迟迟,既指送别的时间漫长,也暗示了离别后思念之情的绵延不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深刻地表达了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展现了古代女子在面对离别时复杂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百香诗·其八纸

赋就三都穷价直,楼修五凤擅文章。

都缘白似梅花好,写出新吟字字香。

(0)

京口闻雁

楚雨迷红树,吴霜老白蘋。

一声京口雁,愁杀渡江人。

(0)

戊午七月自大梁东归感喟成诗用以自赠二首·其一

飘零淮楚逾河朔,转徙幽州更大梁。

迢递关河双去雁,古今岐路几亡羊。

时无燕赵悲歌士,坐有邯郸挟瑟倡。

但得翠娥深劝酒,不辞酩酊罄清觞。

(0)

水仙花

江湍漱云牙,夜濯宓妃魄。

一洗罗袜尘,踏霜晓无迹。

冰肌归药房,清芬袭巾舄。

脉脉契素心,疏梅影横壁。

(0)

题侯家鹧鸪

谁将越鸟到京华,一入侯门闭笼笯。

道是珍奇翻累汝,可能流浪便为家?

魂依苦竹岭头月,梦落黄陵庙里花。

未免输他秦吉了,却安饮啄在天涯。

(0)

钤山行

钤山四绕青谽谺,袁江一线盘修蛇。

东西峡口两洪束,县城中裹如莲花。

此邦何人昔最著,豪贵屈指推严家。

早年登第竞名誉,追逐何李矜浮华。

归来筑室此山顶,图史枕胙旁人夸。

青词晚岁博金铉,万事横决如抟沙。

文章不掩孔雀毒,膝下豺虎兼娄豭。

读书不识忠孝字,廿年辛苦何为耶?

立身一败愧乡里,至今齿冷千秋哗。

清江六月烧晚霞,长桥终古缘城斜。

熏天之势竟安在,徒令吊古兴咨嗟。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