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六》
《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六》全文
明 / 张家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渔阳鼓动燕京若个传来骂贼声。

记得当年太守洛阳桥畔舌纵横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年(dàng nián)的意思:指过去的某个时期,常用来回忆过去的事情或描述当时的情况。

得当(dé dàng)的意思:正确合适,恰当得体。

鼓动(gǔ dòng)的意思:鼓动指挑动、煽动人们的情绪或行动,使其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动力。

记得(jì de)的意思:保持记忆,不忘记。

洛阳(luò yáng)的意思:指文化名人或作品在洛阳特别受到重视和推崇。

鼙鼓(pí gǔ)的意思:形容声音震撼人心、威力巨大。

若个(ruò gè)的意思:形容态度或表情冷漠、不在意的样子。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燕京(yān jīng)的意思:指北京,古代称为燕京的首都。

阳桥(yáng qiáo)的意思:阳桥是指在桥上向阳的一侧。

渔阳(yú yáng)的意思:渔阳是指渔夫在阳光明媚的天气下垂钓,比喻人们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消磨时光,不思进取。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洛阳桥(luò yáng qiáo)的意思:洛阳桥是指洛阳市的一座桥梁,用来比喻人们的世故和奸诈。

渔阳鼙鼓(yú yáng pí gǔ)的意思:比喻战争的声势或气势。

鉴赏

此诗《军中遗稿·读史十首(其六)》由明代诗人张家玉所作,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了对古代忠臣良将的敬仰与感慨。

首句“渔阳鼙鼓动燕京”,借用唐代安史之乱的典故,以渔阳鼙鼓象征战乱的开始,燕京则指代当时的首都,描绘出一幅烽火连天、战云密布的景象。紧接着,“若个传来骂贼声”一句,以疑问语气提出,似乎在询问是谁在战乱中挺身而出,发出正义之声,表达了对敢于抗争、不畏强敌者的尊敬和赞美。

“记得当年颜太守,洛阳桥畔舌纵横”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颜太守指的是东汉时期的名臣颜驷,以其口才出众、敢于直言而闻名。此处将颜太守与洛阳桥联系起来,不仅强调了其言辞的犀利与影响力,也暗示了历史人物在关键时刻的决断力与勇气。通过对比历史上的忠臣与现实中的情况,诗人表达了对古代英雄的怀念与敬佩,同时也暗含着对当下社会道德风尚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巧妙地构建了一个跨越时空的对话场景,既是对古代忠臣形象的颂扬,也是对当代社会道德责任的呼唤。语言简洁有力,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人性光辉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张家玉
朝代:明

张家玉(1615-1647),字元子,号芷园。广东东莞人。明末清初“岭南三忠”之一。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