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种荔枝》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种植荔枝的过程与情感。首句“高堂怀核谩栽培”,以“高堂”象征高雅的居所,暗示种植者对荔枝的珍视与期待,而“怀核”则点明了荔枝种子的来源,预示着生命的孕育与成长。接着,“一一红根破绿苔”生动地展现了荔枝树苗在绿苔覆盖的地面上破土而出的情景,红根与绿苔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也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携入乡邦吾第一”一句,表达了将种植的荔枝视为家乡之最的自豪感,同时也体现了对荔枝品质的自信。最后一句“风流知自岭南来”,不仅赞美了荔枝的风韵与魅力,还暗含了对岭南地区独特气候与土壤条件的肯定,强调了荔枝生长环境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种植荔枝过程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荔枝的喜爱之情以及对岭南地区的深厚情感,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爪茉莉.客中秋病,和陈其年韵
飒飒蛩鸣,萧萧叶响。悲哉秋气,西来朝爽。
四时作客,恰三秋、心情微恙。
那更禁泪湿琵琶,江上数峰高唱。
乡关何处,万叠云山相向。阅不尽惊涛骇浪。
此身原拟似浮萍,真凄怆。
只一七神楼,三杯浮蚁,便是元灵玉酱。
锁窗寒
怨阻东风,愁翻断角,一帘花树。
盈盈月上,卷尽满庭香雾。
正楼头、认到黛痕,画眉省识银蟾妒。
但织欢成锦,缚思将茧,忍量缣素。延伫。人何处。
黯草锁天涯,云迷海渚。欲遣离踪,却被莺声啼住。
算无端、梦过几重,锦屏玉帐休更误。
数鸳鸯、卅六都圆,且共教春护。
玉漏迟
者回欢又聚,离愁乍掩,渐谙春意。
蜡半香初,尽是泥人深醉。
莫问柔情几许,问心上、眉间知未?重料理。
萦尘系梦,多应惜坠。
月何处、甚良宵,算今夕团圞,欲寻无计。
倚遍阑干,料有素娥惊睡。
芳约沈沈怨阻,便花妒、相思成碎。空咽泪。
天涯此情谁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