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回跸至苏州》
《回跸至苏州》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回跸至苏州,葑门泊御舟

郡城按辔,仄巷不鸣驺

接踵摩肩众,授衣足食谋。

万民亲切意,两日得因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按辔(àn pèi)的意思:按住马的辔绳,控制马匹的行动。比喻掌握局势,牢牢控制。

回跸(huí bì)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特指帝王或高官重返原本居住或工作的地方。

接踵(jiē zhǒng)的意思:接连不断地跟随或发生。

郡城(jù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的县城,也泛指行政机构所在地。

鸣驺(míng zōu)的意思:指人才辈出、声名显赫。

摩肩(mó jiān)的意思:形容人多拥挤,肩膀相碰撞

亲切(qīn qiè)的意思:友好、热情、和蔼可亲

授衣(shòu yī)的意思:给予衣物给他人,表示关怀和帮助。

万民(wàn mín)的意思:指所有的人民或众多的民众。

御舟(yù zhōu)的意思:指驾驭船只,掌舵行驶。

足食(zú shí)的意思:指吃饱了饭,解决了温饱问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回跸至苏州时的场景与感受。首句“回跸至苏州,葑门泊御舟”,点明了地点和行动,皇帝从其他地方返回,停泊在葑门,显示出皇家出行的庄重与仪式感。

接着,“郡城徐按辔,仄巷不鸣驺”两句,描述了进入苏州城后的景象。皇帝缓缓行进,马蹄声轻,避免惊扰百姓,体现了对地方的尊重和对民众生活的关注。

“接踵摩肩众,授衣足食谋”描绘了苏州百姓的生活状态,人潮拥挤,但每个人都忙于生计,衣食无忧,展现了繁荣安定的社会面貌。

最后,“万民亲切意,两日得因留”表达了皇帝对苏州人民的亲近感以及停留两日的喜悦。这不仅体现了皇帝对地方风土人情的喜爱,也反映了他对民生的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乾隆皇帝巡视地方时的庄严与亲民,以及对苏州繁华景象的赞叹,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堤上柳

暗黄摇曳六桥云,万户千门一日春。

休把柔条都折尽,明朝多少出城人。

(0)

梦玉人引

别来何处,酒醒后,梦难觅。

晚日溪亭,清晓便挂帆席。

满载离愁,指去程、还作江南行客。

目断层城,数迢迢山驿。

素巾空染,泪痕斑、应是暗中滴。

记得轻分,玉箫犹自凄咽。昨夜东风,梅柳惊春色。

料伊也、没心情,过却好天良夕。

(0)

沁园春·其二十四送马正君归东嘉

尽典春衣,换酒津亭,送君此行。

叹清朝有道,何曾逐客,有司议法,忍及书生。

归去来兮,噫其甚矣,见说江涛也不平。

君之友,岂都无义士,剖胆相明。挑诗行李如冰。

正趁得越山桃李春。

把从前豪举,著些老气,不应造物,到底无情。

雁荡烟霞,凤城风雨,两地相思魂梦清。

重来否,算海波未窄,犹可骑鲸。

(0)

乌夜啼八首·其四

世事从来惯见,吾生更欲何之。

镜湖西畔秋千顷,鸥鹭共忘机。

一枕蘋风午醉,二升菰米晨炊。

故人莫讶音书绝,钓侣是新知。

(0)

醉书

似闲有俸钱,似仕无簿书。

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

病能加餐饭,老与酒不疏。

婆娑东湖上,幽旷足自娱。

时时唤客醉,小阁临红蕖。

钓鱼斫银丝,擘荔见玉肤。

檀槽列四十,遗声传故都。

岂惟豪两川,自足誇东吴。

但恨诗不进,榛荒失耘锄。

何当扫纤艳,杰作追黄初。

(0)

遣舟迎子遹因寄古风十四韵

今日拆汝书,一读眼为明。

知汝即日归,明当遣舟迎。

想汝片帆东,翩若飞鸿征。

薄暮过梅市,咿讴双橹声。

到家亦尚早,城楼初发更。

草草一尊酒,为汝手自倾。

夜分不能寐,顿忘衰病婴。

岂惟病良已,白头黑丝生。

暂别亦不恶,益重父子情。

自今日相守,北窗同短檠。

六经焰久伏,百氏方纵横。

世俗摈孤学,未易口舌争。

此责在学者,草莱勿自轻。

汝壮父未死,相勉在力行。

(0)
诗词分类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诗人
成廷圭 郑善夫 李锴 童轩 张翥 陶安 孙觌 释绍昙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