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守岁韵》
《次守岁韵》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佳]韵

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

五辛空䬦饤,六甲安排

井贮屠苏药,庭辉榾柮柴。

谩教添一岁,依旧好情怀。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ǒusuìyùn
sòng / yīn

bàozhúsànqiānzāicóngjīnshìshìxié

xīnkōng{yòuhuànshū}dìngliùjiǎānpái

jǐngzhùyàotínghuīduòchái

mànjiàotiānsuìjiùhǎoqíng怀huái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排(ān pái)的意思:形容力量浩大,势不可挡的景象。

从今(cóng jīn)的意思:从今以后;从现在开始。

好情(hǎo qíng)的意思:指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亲密情感。

旧好(jiù hǎo)的意思:指旧时的友好关系或旧时的美好回忆。

六甲(liù jiǎ)的意思:指人的六个骨节,也比喻人的头面部分。

情怀(qíng huái)的意思:指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感情体验和情绪态度。

事事(shì shì)的意思:指事事都如意顺利,一切都顺心如意。

屠苏(tú sū)的意思:指砍伐苏木,用以比喻有才华的人被埋没或被压制。

五辛(wǔ xīn)的意思:指五种辛辣的调味品,比喻人言辞尖刻、刻薄。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注释
爆竹:古代用来庆祝新年的一种响亮的烟火,象征除旧迎新。
五辛:五种辛味调料,古时用于祭祀和新年食品,寓意驱邪避凶。
六甲:古代天干地支之一,这里指代农历的月份或神秘力量。
屠苏药:一种传统新年饮品,据说能预防疾病。
榾柮柴:烧火的木柴,象征温暖和家庭的欢乐。
谩教:徒然,白白地。
情怀:情感,情绪,这里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翻译
鞭炮声驱散了千年的灾难,从此万事如意和谐吉祥。
五辛盘中的食物已经准备就绪,六甲神的安排也已完成。
井中储藏着屠苏酒,庭院里照耀着榾柮柴火的光芒。
徒然又过了一年,但心情依然如旧,美好而怀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叶茵的《次守岁韵》,通过对新旧年华更替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体验。

"爆竹散千灾,从今事事谐。五辛空䬦饤,六甲已安排。" 这几句通过爆竹声响与年华更迭之间的比喻,传达了对新一年的美好祝愿和期许。在中国文化中,爆竹常象征驱邪、迎祥,而“五辛”、“六甲”则可能指的是农历中的天干地支之意,或是时间的流转。

"井贮屠苏药,庭辉榾柮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家居生活的温馨画面,其中“井水贮存、屠户备肉”和“庭院中有光照、榾柮等果实成熟”,都表明了对平安好运的期待。

最后,“谩教添一岁,依旧好情怀。” 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年岁增长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珍视与保持。这里的“谩教”可能是指时间的流逝给予的教诲。

叶茵在这首诗中,通过生活中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自己对新年、新希望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内省和美好祝愿。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守岁仪式,更是对生命、时间与情感交织出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君房下第归至

在在有芳草,处处有青山。
君去与之去,君还与之还。
燕台空骏骨,汉宫摈朱颜。
自古有如此,沉冥且闭关。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