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一》全文
- 翻译
- 年年边塞都有壮丁,频繁地成为出征的士兵。
自从匈奴冒顿单于势力强大后,官府就开始修筑防御匈奴的城墙。
- 注释
- 年年:每年。
塞下:边疆地区。
丁:壮丁,指达到服兵役年龄的男子。
出塞兵:出征边疆的士兵。
自从:打从,自从。
冒顿:匈奴的单于,此指强大的匈奴领袖。
强:强大。
官:官府,政府。
筑:修建。
遮虏城:防御外敌(如匈奴)的城墙。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现实和军人的不易,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边疆冲突的无奈与感慨。首句“年年塞下丁”指出每年的征兵行动是如此频繁且普遍,而“长作出塞兵”则揭示了这些士兵们长时间地在边塞之外执行任务,远离家乡。
中间两句“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提及的是历史上匈奴首领冒顿的崛起与其后的军事对峙。冒顿是公元前3世纪活跃在中国北方边疆的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著称,导致中原王朝不得不加强边防,筑城以遮挡匈奴南下的势力。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事件,展示了边塞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以及这种冲突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边疆战事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筑城所承载的防御与隔绝之意。
元稹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这首诗则展现了他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方友民诗卷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得相从细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