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一》
《乐府古题序.古筑城曲五解·其一》全文
唐 / 元稹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庚]韵

年年塞下丁,长作出塞兵。

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出塞(chū sài)的意思:出塞是指从边塞地区离开,也可以指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冒顿(mò dú)的意思:形容勇往直前,敢于冒险。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塞下(sāi xià)的意思:指边远贫穷的地方。

自从(zì cóng)的意思:自从表示一个事件或情况开始以后一直延续至今。

翻译
年年边塞都有壮丁,频繁地成为出征的士兵。
自从匈奴冒顿单于势力强大后,官府就开始修筑防御匈奴的城墙。
注释
年年:每年。
塞下:边疆地区。
丁:壮丁,指达到服兵役年龄的男子。
出塞兵:出征边疆的士兵。
自从:打从,自从。
冒顿:匈奴的单于,此指强大的匈奴领袖。
强:强大。
官:官府,政府。
筑:修建。
遮虏城:防御外敌(如匈奴)的城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战争的残酷现实和军人的不易,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长期边疆冲突的无奈与感慨。首句“年年塞下丁”指出每年的征兵行动是如此频繁且普遍,而“长作出塞兵”则揭示了这些士兵们长时间地在边塞之外执行任务,远离家乡。

中间两句“自从冒顿强,官筑遮虏城”提及的是历史上匈奴首领冒顿的崛起与其后的军事对峙。冒顿是公元前3世纪活跃在中国北方边疆的匈奴部落联盟的首领,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著称,导致中原王朝不得不加强边防,筑城以遮挡匈奴南下的势力。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历史事件,展示了边塞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以及这种冲突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出边疆战事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以及筑城所承载的防御与隔绝之意。

元稹作为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这首诗则展现了他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感受。

作者介绍
元稹

元稹
朝代:唐   字:微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
猜你喜欢

题林文之诗卷二首·其一

叔季词人杂雅哇,喜君诗卷美无瑕。

朋侪却走避三舍,句律斩新成一家。

肯学小儿烹虱胫,要看大手拔鲸牙。

村翁岂敢持衡尺,直为痴年两倍加。

(0)

题方友民诗卷

删定实惟曾大父,文忠况是老先生。

力行所学斯无愧,偶发于诗亦有声。

合止笙镛成雅奏,抉挑草木示微情。

嗟予公事君归兴,不得相从细讲明。

(0)

新元二首·其二

朝来微霰阁轻阴,揽镜空添雪满簪。

官送桃符犹懒写,儿酬椒酒勿多斟。

病于欢事全然淡,老觉春寒未易禁。

惟有改诗成一癖,消磨不尽少年心。

(0)

游水东诸洞次同游韵二首·其二

旧闻岩洞胜,欲往自髫年。

耸秀过灵隐,幽深似善权。

远环州堞外,近献屋檐边。

傥有登临约,甘为子执鞭。

(0)

清明

挟弹飞觥迹已陈,赏心事去负芳辰。

数经风雨花尤厄,试说关山柳亦颦。

人到苍皤方觉老,天无红绿不成春。

近来未有池塘梦,谁道先生意尚新。

(0)

寄强甫二首·其二

守局喧卑地,携孥寂寞滨。

鲁儒犹委吏,周礼有盐人。

勿发泥涂叹,姑持玉雪身。

秋风怀檄否,莆与福比邻。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