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冰动处水生澜,未觉今朝抵死寒。
- 翻译
- 当池塘冰面开始波动,水面泛起涟漪,
我还没意识到今天的寒冷有多么剧烈。
- 注释
- 池冰:池塘上的冰层。
动处:开始活动或波动的地方。
水生澜:水面产生波纹。
今朝:今天早晨。
抵死寒:极度寒冷。
便恐:担心。
雪销:冰雪融化。
难再得:很难再次见到。
不辞:不顾。
鞋湿:鞋子湿透。
数来看:多次来看。
- 鉴赏
这两句诗是杨万里在《送客归登净远亭二首》中的佳作,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深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池冰动处水生澜"一句,通过池中冰面开始融化、水波荡漾的情景,传达出初春时节的气息。这里“动”字用得极妙,表明冰雪开始溶解,水流也随之产生细微的波纹。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感触——就像池水一样,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寂后,终于有了生机。
"未觉今朝抵死寒"则是说尽管冰已经开始融化,但今天早晨的寒冷依然可以置人于死地。这里“未觉”表达了一种对温度变化的微妙感受,而“抵死寒”则强调了寒冷的程度,显示出诗人对气候的敏锐观察。
"便恐雪销难再得,不辞鞋湿数来看"这两句,更深化了主题。诗人担心美丽的雪景一旦消逝就很难再次得到,所以即使不惜鞋子被水打湿,也要多次前来欣赏。这表达了一种珍惜光阴、不愿错过美好时刻的心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留恋。
总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春初景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既有对生机勃发的欣赏,也有对易逝时光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哨遍·其一问月
月亦老乎,劝尔一杯,听说平生事。
吾问汝,开辟自何时。有乾坤更应有尔。年几许。
鸿荒邈哉遐已。吾今断自唐虞起。
繄帝曰放勋,甲辰践祚,数至今、宋嘉熙。
凡三千五百二十年馀。嗟雨僽风僝几盈亏。
老兔奔驰,痴蟆吞吐,定应衰矣。噫。月岂无悲。
吾观人寿几期颐。炯炯双眸子,明清无过婴儿。
但才到中年,昏然欲眊,那堪老矣知何似。
试以此推之。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
恐古时月与今时异。恨则恨今人不千岁。
但见今、冰轮如洗。阿谁曾自前古,看到隋唐世。
几时明洁,几时昏暗,毕竟少晴多雨。
须臾月落夜何其。曰先生、审之姑醉。
《哨遍·其一问月》【宋·方岳】月亦老乎,劝尔一杯,听说平生事。吾问汝,开辟自何时。有乾坤更应有尔。年几许。鸿荒邈哉遐已。吾今断自唐虞起。繄帝曰放勋,甲辰践祚,数至今、宋嘉熙。凡三千五百二十年馀。嗟雨僽风僝几盈亏。老兔奔驰,痴蟆吞吐,定应衰矣。噫。月岂无悲。吾观人寿几期颐。炯炯双眸子,明清无过婴儿。但才到中年,昏然欲眊,那堪老矣知何似。试以此推之。吾言有理,不能不自疑耳。恐古时月与今时异。恨则恨今人不千岁。但见今、冰轮如洗。阿谁曾自前古,看到隋唐世。几时明洁,几时昏暗,毕竟少晴多雨。须臾月落夜何其。曰先生、审之姑醉。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7167c684125e178933.html
秋晓登山
发兴在丘林,其如老见寻。
身馀持蟹手,脚负看山心。
秋色苍厓暝,晓篱黄叶深。
惟应负苓者,来往古松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