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其七》
《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其七》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四壁蠹书锁闭,数行苏墨半模糊

院中老吏无存者,谁记南塘与雁湖。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蠹书(dù shū)的意思:指书籍受到虫蛀,比喻书籍没有人读或被忽视。

老吏(lǎo lì)的意思:指有经验、精明能干的官吏。

模糊(mó hu)的意思:形容事物不清晰、不明确,不容易辨认或理解。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锁闭(suǒ bì)的意思:指关闭或封锁,使无法进入或离开。

注释
四壁:书房四周的墙壁。
蠹书:被蛀虫侵蚀的书籍。
锁闭:封闭不打开。
苏墨:苏东坡的墨迹(借指古籍)。
模糊:不清楚,看不清楚。
院中:院子里。
老吏:年老的官吏。
存者:还活着的人。
南塘:地名,可能指的是某个有历史意义的地方。
雁湖:也可能是个地名,象征着过去的记忆。
翻译
书房四壁常常被蛀虫封锁,几行苏墨已经变得模糊不清。
院子里的老官员都已不在,还有谁能记得那南塘和雁湖的往事?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九月初十日值宿玉堂七绝(其七)》。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在一个静谧且略显荒凉之地的书房内,沉浸于对往昔时光的回忆与思考。

"四壁蠹书常锁闭"一句描绘出书房内尘封已久的情景。这里的“蠹书”指的是被虫蛀蚀的书籍,这些书籍长时间不曾翻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沉重与孤寂。而“锁闭”的用词,则增添了一种封存、遗忘之感。

"数行苏墨半模糊"则是对书房内环境进一步的刻画。“苏墨”指的是用墨水写字留下的痕迹,可能是前人在纸上留下的文字或笔记。而“半模糊”表明这些痕迹已经不清晰了,这种模糊不清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淡薄。

"院中老吏无存者"一句中的“老吏”可能指的是书房的看管人或是曾在此地工作的人员。这里说他们已经“无存者”,意味着这些曾经的生命和活力现在都已不复存在,显得尤为凄凉。

最后,“谁记南塘与雁湖”则是诗人发出的一种感慨。这两处地点名可能与作者个人经历或故事情节有关。这里的“谁记”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孤独无伴状态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书房内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物是人非、往事如烟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记忆的珍视和个人情感的深沉。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子隐台

平西义战几百载,江左空遗子隐台。

乡俗尚传三害去,地基曾见六朝来。

人随逝水年年远,山似屏风面面开。

谁与宜兴寻旧宅,至今藏在白云堆。

(0)

北园

可爱北园景,春来游者多。

欲知民乐否,处处是笙歌。

(0)

和礼部孔经甫斋宫三首·其一

试思离合数光阴,日月消磨世累侵。

晚岁心怀如止水,旧交情分敌兼金。

相从不厌春坛远,共语谁知夜漏深。

频阅来书谕勤意,愧无青玉报璆琳。

(0)

晚倚南楼

野情无限物无穷,一凭危楼又晚空。

过雨郊原浑积翠,送春亭榭尚馀红。

烟光已属绡图上,湖影初归宝鉴中。

飞鸟潜鱼应自得,倚栏小憩豁双瞳。

(0)

和蜀守道中书事

天恩流布下天津,沴气消除生气淳。

昔虑早饥农失职,今逢赈惠泽如春。

绥怀有术推儒者,全活为功类古人。

贤杰一心沟壑起,翕然歌颂在生民。

(0)

又赋二首·其二

忠胆轻生甚一毛,奇谋破贼锐于刀。

横行容易平乌合,面缚须臾作犬号。

霜甲共辉军帐冷,烟烽齐出戍楼高。

羌酋若也投降早,定得君王瑞锦袍。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