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阳春道中·其一》
《阳春道中·其一》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群松围石笋,一水蔽岩扉

苍翠秋色,阴森散夕霏。

采菱人未罢,食稻蟹初肥。

百里云峰路,愁中望欲微。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里(bǎi lǐ)的意思:表示距离很远,指非常遥远的地方。

采菱(cǎi líng)的意思:采摘菱藕。比喻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机会。

苍翠(cāng cuì)的意思:形容植物呈现出深绿色、浓郁的颜色。

稻蟹(dào xiè)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出现异常或超出预期。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森散(sēn sà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盛繁密或人群稀疏分散。

石笋(shí sǔn)的意思:形容形状像笋的石头,比喻坚硬而尖锐的东西。

岩扉(yán fēi)的意思:指坚硬的石门。

阴森(yīn sēn)的意思:形容气氛或环境阴沉恐怖,使人感到不安或恐惧。

云峰(yún fēng)的意思:云峰是一个形容词成语,意思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用来形容人的才华、能力等非常突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山间清幽的自然风光与农耕生活的和谐景象。首联“群松围石笋,一水蔽岩扉”以松树环绕石笋、水流遮掩山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苍翠含秋色,阴森散夕霏”两句,通过“苍翠”、“秋色”、“阴森”、“夕霏”等词语,细腻地描绘了秋天山林的色彩和光影变化,展现出自然界的丰富层次感。

“采菱人未罢,食稻蟹初肥”则转向对农耕生活的描写,通过“采菱”、“食稻蟹”等日常活动,展现了人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丰收带来的喜悦。最后,“百里云峰路,愁中望欲微”表达了诗人身处美景之中,却难以摆脱内心的忧愁,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为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生活场景的描绘,既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南方山水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登湘山寺浮图绝顶

我从洞庭湘水入江处,西南直到湘水源。

青山不断一千里,两岸腾掷蛟龙骞。

卸帆日夕湘山麓,侧岭横峰堆簇簇。

妙明塔高山四围,玉立千盘裹山腹。

湘江如带横腰去,潋滟江风明雪縠。

漫山春木斗青红,窈窕僧房半修竹。

昔游一别今几载,涧草岩花岁时改。

春深灵雨钵龙归,日暮颠风铃鹁在。

我欲从僧营一椽,老僧与我同羁缠。

有身长住岂云达,无田不退宁非贪。

松花开落薜荔庵,山橦布熟溪毛甘。

世缘不深道力薄,山中龙象吾其惭。

(0)

杂诗·其二

銮凰不世出,谁复知羽仪。

良马来冀北,难与伯乐期。

驽骀思逞能,燕雀争高飞。

岂能应昌运,终为世所嗤。

骥称不贵力,凤至惟其时。

吾衰亦久矣,嗟叹尔何为。

(0)

答沈朗亭太史

名经遍订百千佛,名士咸宗六一公。

贯月槎刚来剑外,采风车又指关中。

华峰奇句君先问,蜀国新弦我尚同。

添得秦云供纂组,可能分惠借邮筒。

(0)

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其八

弱龄羡高隐,端居媚幽独。

晨诵白驹诗,相思在空谷。

稍长诵楚些,《招魂》招且读。

陈为乐之方,巫阳语何缛。

嘉遁苦太清,行乐苦太浊。

愿言移歌钟,来就伊人躅。

天涯当兰蕙,吾心当丘壑。

蹉跎复蹉跎,芳流雨寂寞。

忽忽生遐心,终朝閟金玉。

(0)

新绿

空庭客散集鸣禽,绕屋千章树气森。

影复余花生画静,路迷乳燕识春深。

乍过风处才通日,好放晴时又作阴。

不是卷帘人易倦,天涯一望总关心。

(0)

读律·其一

刑惟无刑期,名实法先务。

为幻格诪张,作伪惩奸蠹。

出入生死悬,辨尤严故误。

见律未见囚,律见囚已付。

不先律此心,何以论法度。

律不外持平,凛凛求其故。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