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久节从换,才疏官较閒。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柴关(chái guān)的意思:柴关指的是山间的小路,比喻险要的关口或难以通过的地方。
尺骨(chǐ gǔ)的意思:指人的手指关节。也用来比喻人的身体的某一部分。
大还(dà hái)的意思:指回报或报答的力量或规模很大。
勾漏(gōu lòu)的意思:泄漏秘密、暴露隐私。
空山(kōng shān)的意思:形容寂静无人的山谷中传来的声音。
棱棱(léng léng)的意思:形容物体的边缘锐利或有棱有角。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药裹(yào guǒ)的意思:指用药物包裹或涂抹在伤口上,以治疗伤病。
坐卧(zuò wò)的意思:指坐或躺着休息或行动。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疾病、深居简出的文人形象。诗人以“棱棱七尺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瘦削的身躯,与“坐卧对空山”形成对比,展现出一种与世隔绝的隐逸生活状态。
“病久节从换,才疏官较闲。”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长期的疾病使得他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而“才疏”则暗示了他在官场上的处境,或许是因为才能不足或是不被赏识,导致他选择了较为清闲的生活方式。
“呼儿抽药裹,避客静柴关。”这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诗人在病痛中的无奈与孤独。他需要依赖药物维持健康,同时为了避免打扰,关闭柴门,独自面对病痛与寂寞。
“乞地非勾漏,何心问大还。”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态度。他并非像古代炼丹求仙的道士勾漏先生那样寻求长生不老,而是以平和的心态接受自己的命运,或许在寻求心灵的平静与解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疾病时的无奈、孤独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隐逸情怀和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