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减字木兰花·其十二戏答》
《减字木兰花·其十二戏答》全文
宋 / 黄庭坚   形式: 词  词牌: 减字木兰花

月中笑语。万里同依光景住。天水相围。

相见无因梦见之。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

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传家(chuán jiā)的意思:传承家业,将财产、技艺或传统文化等传给后代。

光景(guāng jǐ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况或情况。

寒人(hán rén)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人。

娟秀(juān xiù)的意思:形容女子容貌美丽秀丽。

老先(lǎo xiān)的意思:老先指的是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长者的先见之明和智慧。

梦见(mèng jiàn)的意思:指在梦中看到或遇到某种事物。

秋衣(qiū yī)的意思:指富人家里的贵重衣物。

儒学(rú xué)的意思:

(1).儒家学说;儒家经学。《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世之学 老子 者絀儒学,儒学亦絀 老子 。”《后汉书·方术传上·李郃》:“父 頡 ,以儒学称,官至博士。” 唐 韩愈 《唐故河南令张君墓志铭》:“皇考讳 郇 ,以儒学进,官至侍御史。”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自 太宗 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
(2). 元 、 明 、 清 在各府、州、县设立的供生员修业的学校。《元史·选举志一》:“依儒学、医学之例,每路设教授以训诲之。”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腐叹》:“自家 南家府 儒学生员 陈最良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捷报贵府老爷 杨 讳 允 ,钦选 应天 淮安府 沭阳县 儒学正堂。”
(3).指儒家学者。如《旧唐书》、《新唐书》、《元史》等皆有儒学传。

无因(wú yīn)的意思:没有原因、没有缘由

相见(xiāng jiàn)的意思:彼此见面,相互相见。

笑语(xiào yǔ)的意思:愉快的笑声或言语。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月夜温馨的家庭画面。"月中笑语"四字,以月色为背景,展现出家人在明亮月光下欢声笑语的场景,营造出和谐的家庭气氛。"万里同依光景住"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成员间的紧密联系,即使相隔万里,也能共享同一片月色。

"天水相围,相见无因梦见之"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不能常见面,但希望能通过梦境与他们相聚。接下来的"诸儿娟秀,儒学传家渠自有",赞美了孩子们聪明伶俐,继承了家族的书香门第,展现了诗人的教育理念和对后代的期望。

最后两句"自作秋衣,渐老先寒人未知",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感受到季节变化带来的寒意,却无人察觉。这既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表达了对家人关心的渴望。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黄庭坚词作的特色。

作者介绍
黄庭坚

黄庭坚
朝代:宋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生辰:1045.8.9-1105.5.24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猜你喜欢

述行言情诗·其四十四

万龄同一域,千哲共此契。

遥迩幸相闻,师友丈室内。

行止每讨论,音辞时赓载。

单躬事百贤,其益故宜大。

(0)

述行言情诗·其十五

人生有穷惨,大化当极否。

偪蹙适三月,凶割降重累。

钜痛深故创,沈冤等堕海。

人生覆无天,云胡不遄死。

(0)

暮至兴平

驻马平陵已夕阳,当年槐树尚成行。

高原西下岐山迥,曲泊东连渭水长。

隧道衣冠藏汉武,居人箫鼓祀商汤。

伤心往事皆陈迹,莫怪青山笑客忙。

(0)

赞十四首·其十二惠考妃王氏

早膺封册,相我先王。寿虽不永,名亦斯彰。

仪容如在,传诵不忘。于穆清庙,同享烝尝。

(0)

再题桂花画眉用前韵

露冷风清八月时,山河影里见琼枝。

春禽忘却秋容淡,每向花间斗浅眉。

(0)

看花吟

紫抺红遮正恼人,可堪随水逐轻尘。

閒来识得天机在,看到梅花未破春。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