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用(bù yòng)的意思:不需要、不必要
吹笙(chuī shēng)的意思:指吹奏笙的音乐声,比喻虚假的言辞或虚有其表的行动。
鼓瑟(gǔ sè)的意思:指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用心弹奏瑟琴,形容人心情舒畅,愉悦自得。
还归(hái guī)的意思:归还、归宿
嘉宾(jiā bīn)的意思:指受邀请的客人或受人敬重的客人。
解围(jiě wéi)的意思:解决困境或危机,摆脱困扰或束缚。
结绶(jié shòu)的意思:结绶是指结成节约的习惯,形容人节俭、精打细算。
锦衣(jǐn yī)的意思:锦衣指的是华丽的衣服,也比喻高官厚禄的富贵生活。
偏宜(piān yí)的意思:偏向适宜,倾向适当。
清朝(qīng cháo)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存在于1644年至1912年间。
酾酒(shāi jiǔ)的意思:指酿造酒,也用来比喻积累经验或修行。
式燕(shì yàn)的意思: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拘谨、矫揉造作。
太守(tài shǒu)的意思:指官职品级较高的地方官员。
细听(xì tīng)的意思:仔细倾听,注意细节
炎曦(yán xī)的意思:指炎热的阳光。比喻光明、希望。
栈羊(zhàn yáng)的意思:指人们在众多选择中,往往选择了错误的方向或者错误的对象。
昼日(zhòu rì)的意思:白天,日间
自怜(zì lián)的意思:自己可怜,对自己感到怜悯或同情。
- 翻译
- 嘉宾们在炎热的夏日举行宴会,凉风从南方吹来为他们解暑。
他们在宴会上欣赏笙箫齐鸣,接着又看到官员们佩戴绶带离开京城前往地方任职。
清早无需携带武器和布匹,白天特别适合穿着华丽的锦衣。
太守自嘲无法推辞,准备了美酒和烤羊等待他们的归来。
- 注释
- 嘉宾:参加宴会的人。
式燕:举行宴会。
炎曦:炎热的夏日。
南来:从南方吹来。
解围:缓解炎热。
吹笙:演奏笙箫。
鼓瑟:敲击瑟琴。
结绶:佩戴绶带。
登畿:离开京城去任职。
清朝:清晨。
赍刀布:携带武器和布匹。
著锦衣:穿华丽的锦衣。
太守:地方长官。
怜:自嘲。
栈羊酾酒:准备烤羊和美酒。
待还归:等待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宴会的温馨景象,展现了古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
"嘉宾式燕正炎曦,风自南来为解围。" 这两句写出了和煦的阳光照耀下,宾客们舒适地坐着,春风拂面而来,似乎是大自然在帮助他们摆脱某种束缚或忧虑。
"细听吹笙仍鼓瑟,即看结绶却登畿。" 这两句则转向宴席上的乐声和欢聚的情景,宾客们细细聆听着笙的吹奏与瑟的演奏,同时目睹着人们相互敬酒、交往的情形。
"清朝不用赍刀布,昼日偏宜著锦衣。" 这两句表达了在明净无忧的早晨,不需要携带武器或是防寒之物,只需穿上华丽的锦衣,就能尽情享受这美好时光。
"太守自怜推不去,栈羊酾酒待还归。" 最后两句则透露了宴会主持者的不舍与留恋,他希望宾客们不要急于离去,而是留下继续享用刚酿好的美酒,共同延长这难得的欢聚时刻。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氛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人对于生活之美的感悟与享受,同时也流露出宴席主持者对于这份缘分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