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书 陶 潜 醉 石 唐 /王 贞 白 片 石 陶 真 性 ,非 为 麹 糵 昏 。争 如 累 月 醉 ,不 笑 独 醒 人 。积 叠 莓 苔 色 ,交 加 薜 荔 根 。至 今 重 九 日 ,犹 待 白 衣 魂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薜荔(bì lì)的意思:指人们对名利的追求和欲望。
白衣(bái yī)的意思:指白色的衣服,也用来比喻清白无辜的人。
独醒(dú xǐng)的意思:独自清醒,不受外界干扰。
非为(fēi wéi)的意思:指不应该、不应当、不该做某事或者不是某种情况。
积叠(jī dié)的意思:指事物逐渐累积、堆积起来。
交加(jiāo jiā)的意思:指事物交替出现、交叉重叠。
九日(jiǔ rì)的意思:指时间短暂,形容事物转瞬即逝。
累月(lěi yuè)的意思:连续多个月份累计的时间。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片石(piàn shí)的意思:片石的意思是指独立的个体,也可以指个人在团体中的独立行动。
陶真(táo zhēn)的意思:陶冶真实的品质,使人真实、纯粹
真性(zhēn xìng)的意思:真实、真诚的性格或品质。
争如(zhēng rú)的意思:争相如此,争先恐后
至今(zhì jīn)的意思:指某一事物从过去一直延续到现在,表示时间跨度长久。
重九(chóng jiǔ)的意思:指重阳节。
独醒人(dú xǐng rén)的意思:指独自清醒、明白事理的人。
- 注释
- 片石:零碎的石头,此处象征自然与本真。
陶:显现,透露。
真性:真实的本性。
曲糵:酒曲,这里代指酒。
昏:昏迷,沉醉,此处理解为迷失本性。
争如:何如,哪里比得上。
累月:连续几个月,长时间。
独醒人:比喻在众人皆醉时保持清醒的人。
积叠:层层累积。
莓苔色:莓苔覆盖的颜色,形容绿色浓郁。
交加:交错,交织在一起。
薜荔根:薜荔的根茎,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重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白衣魂:指高洁之士的灵魂,白衣常用来象征清高脱俗之人。
- 翻译
- 片石显露出自然本性,并非因酒而昏沉。
何如长醉数月,不取笑那独自清醒的人。
层层叠加的莓苔颜色,交错缠绕着薜荔的根。
直到重阳节这一天,仍在等待那清高之人的灵魂。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贞白的作品,名为《书陶潜醉石》。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咏叹陶渊明与自然合一、醉酒之乐的诗句。
“片石陶真性,非为曲糵昏。”这两句表达了对陶渊明清醒而真实品性和他醉酒时的超然于世态的赞美。这里的“曲糵”指的是世俗纷争、复杂的人际关系,而“昏”则暗示着被这些复杂关系所迷惑。
“争如累月醉,不笑独醒人。”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陶渊明醉酒的境界,虽然他像累积的月光一样沉浸于醉意之中,但并不嘲笑那些清醒而孤单的人。这里体现了诗人对陶渊明超脱世俗、自得其乐态度的理解。
“积叠莓苔色,交加薜荔根。”这两句是形容自然景物的修辞手法,通过描绘草木的生长繁茂来隐喻陶渊明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状态。这里的“积叠”、“交加”强调了生命力的旺盛和无边界。
“至今重九日,犹待白衣魂。”这两句表达的是诗人对陶渊明逝去依然怀念之情,所谓“重九日”很可能是指中秋节,古代有登高望远、饮酒赏月的习俗。至于“白衣魂”,则或许暗示着陶渊明清贫自守的精神遗风,仍在诗人心头萦绕。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陶渊明生活态度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陶渊明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存智慧和艺术追求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陈桥行
唐宫夜祝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
帝星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
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
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
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
木兰花慢.重过吴门
又三高祠下,依古柳,缆轻舟。
渺飞过垂虹,相迎画鹢,劳动沙鸥。凝眸。
绿阴多□,小红帘、犹是酒家楼。
万古清风范蠡,一轮明月苏州。休休。不似少年游。
两鬓已经秋。记乌鹊新桥,黄鹂旧市,白虎荒邱。
风流。美人何在,但离离、草色辨长州。
莫上姑苏台上,夕阳无限诗愁。
东风第一枝.送人
晓渡呼云,秋山访雁,吟情先趁乡梦。
暖风轻约行尘,草色一川翠涌。
元戎小队,隘紫陌、簪缨光动。
看碧油沙际,陈兵玉勒,柳边飞鞚。
陪密幄、折冲需用。赞上幕、典刑增重。
发硎初试,牛刀储才,正须药笼。
清时异数,有天外、好风吹送。
想驿亭、筹笔风流,应忆剪灯曾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