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步城南隅,入辞导师庐。
不知为谁子,顾我了若无。
川涂(chuān tú)的意思:指水流泛滥,河流泛滥成灾。
导师(dǎo shī)的意思:指引学生学习的老师或指导者。
供奉(gòng fèng)的意思:指对神佛、祖先等进行尊敬、供养。
河干(hé gàn)的意思:河干是指河流的两岸,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相对立的事物之间的间隔或界限。
候吏(hòu lì)的意思:指等待任命的官员。
箕颍(jī yǐng)的意思:箕颍是指箕和颍两个地名,用来比喻人们过度注重小节而忽视大局。
旌旄(jīng máo)的意思:旌旄是指旗帜和军旗,也用来比喻权威和威严。
就征(jiù zhēng)的意思:指某事物已经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无法改变或避免。
愀然(qiǎo rán)的意思:形容快乐、满意的样子。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恬憺(tián dàn)的意思:
见“ 恬澹 ”。
有当(yǒu dāng)的意思:有能力胜任,有资格担任
征车(zhēng chē)的意思:指征收车辆,征用车辆。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将赴留都司马出门作凡四章》中的第四章。王世贞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即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
诗的开篇“晓步城南隅,入辞导师庐”,描绘了清晨漫步在城南一角,向导师辞行的情景,透露出对师长的尊敬与不舍。接着“恋此萝竹幽,愀然就征车”两句,表达了对导师居所周围环境的喜爱以及即将踏上旅程的沉重心情。
“于道岂有当,供奉十年余”表明诗人在此地已服务多年,对这个地方有了深厚的感情,但又不得不离开。“候吏满河干,旌旄溢川涂”描绘了送行场面的壮观,众多官员和仪仗队的出现,增加了离别的氛围。
“不知为谁子,顾我了若无”则表达了诗人对即将遇到的人事关系的不确定感,似乎感到自己在这个新环境中可能会被忽视或不被理解。“虽乖箕颍尚,恬憺庶未渝”最后两句,诗人虽然离开了熟悉的环境,但仍然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希望自己的心境不会因此而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画面构建,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过去的留恋,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在变化中保持内心平静的决心。
黄子厌喧求避俗,直上孤峰结茅屋。
欲期汗漫游九垓,俯视尘寰战蛮触。
小山招隐唤不回,旧时从事有边幅。
不能投笔学文鸳,底用决科似张鷟。
自赋云巢自高唱,手握灵蛇嗤鱼目。
由来江夏多可人,蓝田片片生美玉。
要须青山顶上行,去伴白云檐下宿。
西湖窟穴对华榱,肯把兰亭比金谷。
醉乘笋舆归,馀兴陟层阁。
其前俯长江,其下压城郭。
入眼迭辉映,积雪未销铄。
祲氛兹荡涤,山川一恢廓。
琼田认洲渚,璇树花丛薄。
明明飞丹霞,往往翔皓鹤。
俯仰一神界,今我胡不乐。
滕王已尘埃,大屋旧丹雘。
人生何自苦,兹游行已昨。
吾闻水西峰,中有洞宫脚。
洪崖升天去,仙圣时间作。
伊予千载裔,未鍊八琼药。
孰能相与游,更议入庐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