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留 题 阁 皂 观 唐 /伊 用 昌 花 洞 门 前 吠 似 雷 ,险 声 流 断 俗 尘 埃 。雨 喷 山 脚 毒 龙 起 ,月 照 松 梢 孤 鹤 回 。萝 幕 秋 高 添 碧 翠 ,画 帘 时 卷 到 楼 台 。两 坛 诗 客 何 年 去 ,去 后 门 关 更 不 开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埃(chén āi)的意思:指非常微小的尘土或灰尘,也用来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孤鹤(gū hè)的意思:指独自一人或孤立无援的状态。
后门(hòu mén)的意思:指通过非正当手段或不公平的方式获取利益或成功。
画帘(huà lián)的意思:画帘是指用画或绣的帘子,比喻虚构的事物或人物。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门关(mén guān)的意思:指某个门户关闭或关闭的状态,也可以比喻关系疏远或不合。
秋高(qiū gāo)的意思:指秋天的天空高远,气候宜人。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山脚(shān jiǎo)的意思:指山的底部或脚下,也比喻事物的开端或起点。
诗客(shī kè)的意思:指喜爱诗词的人,特指流连于山水之间,以写诗作画为乐的人。
俗尘(sú chén)的意思:指尘世间的世俗之事,也表示凡俗、尘世间的琐碎事物。
- 翻译
- 花洞门前狗叫如雷声,惊动了世俗的尘埃。
雨点打在山脚,毒龙似乎被唤醒,月光洒在松枝上,孤鹤归巢。
秋天的藤蔓帷幕增添了绿色,画帘偶尔卷起,映入楼台视野。
那两位诗客是什么时候离去的呢?他们走后,大门紧闭,不再开启。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景象,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花洞门前吠似雷,险声流断俗尘埃”两句,以花洞门前的溪水咆哮如雷的声音来形容其雄伟与自然之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想要远离世俗尘埃的心境。
接下来的“雨喷山脚毒龙起,月照松梢孤鹤回”两句,则是通过对雨后的山脚和夜晚的松林中孤鹤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另一番景象。这里的“毒龙起”可能指的是雨后山中的溪流奔腾如同猛兽,而“月照松梢孤鹤回”则是诗人对夜深人静时分所感受到的宁静与孤独。
第三句“萝幕秋高添碧翠,画帘时捲到楼台”,通过描绘萝幕随着秋天的来临而变得更加郁郁葱葱,以及诗人偶尔卷起画帘观赏楼台间的景色,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生活的情调。
最后两句“两坛诗客何年去,去后门关更不开”,则是诗人的自述,他可能曾经与友人在此地饮酒作诗,但如今友人已去,而他自己也关闭了山门,不再欢迎外界的打扰。这反映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在隐逸生活的坚守。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精湛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它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自在自然的情感与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哭王元规
华颠倾盖便忘年,信有乌衣不乏贤。
膝上中郎名誉早,湖南司马岁时迁。
去天尺五非无地,击水三千竟莫前。
唇齿五车真底用,人琴冥漠付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