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云寺在灵丘县门对太白峰》
《大云寺在灵丘县门对太白峰》全文
明 / 黎民表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谁知沙塞里,亦自称禅栖

雪涨晴沙合,山欹晚堞低。

多歧客路一宿招提

才有安心处,关门又听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安心(ān xīn)的意思:心情平静、放心、不担心。

禅栖(chán qī)的意思:指修行佛法的人在寺庙、山林等地安静地居住,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多歧(duō qí)的意思:指事物发展、走向多种不同的方向或结果。

关门(guān mén)的意思:指关闭门户,拒绝外人进入。

客路(kè lù)的意思:指旅途或外出的路程。

晴沙(qíng shā)的意思:晴朗的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彩,地面上也没有沙尘,形容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沙塞(shā sāi)的意思:形容事物的状况或状态十分糟糕,严重损坏或毁灭。

一宿(yī xiǔ)的意思:指一晚上、一夜的时间。

招提(zhāo tí)的意思:招募、征集

自称(zì chēng)的意思:指自己以某种身份或称号自居,自我标榜。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黎民表的《大云寺在灵丘县门对太白峰》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偏远的山寺景象。首句“谁知沙塞里”以疑问语气引出,暗示了寺庙隐藏在荒凉的沙漠边缘,给人一种意外和寂静的感觉。次句“亦自称禅栖”则揭示了寺庙的宗教性质,表明这里是一个修行者的居所。

第三句“雪涨晴沙合”描绘了冬季的景色,积雪融化使得晴朗的沙地变得湿润,仿佛连天地都融为一体。第四句“山欹晚堞低”进一步描绘了山势的起伏和日暮时分城墙的低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

第五句“多歧分客路”暗示了过往行人在此处的路径众多,可能反映出寺庙地处交通要道。最后一句“一宿憩招提”表达了旅人在此短暂停留,寻求心灵慰藉的情境。结尾“才有安心处,关门又听鸡”,通过“关门”与“听鸡”的细节,形象地传达出寺庙生活的宁静和僧人们遵循日常作息的规律。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云寺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僧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宁静,以及旅人在此的片刻安宁。

作者介绍

黎民表
朝代:明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猜你喜欢

游华岩寺同宋喜公

共探洪崖洞口关,翠岚霭接白云间。

钟传梵语通顽石,字注真衔副小山。

斑驳苔碑馀色古,湛澄乳水印心闲。

聊空半偈挥天雨,漫放桃花自解颜。

(0)

周蔚宗将军铁如意歌

将军示我铁如意,上有河图北斗八卦之方位,下铭忠肝义胆两行字。

将军泪垂乃相示,双手击案头捣地。

此物君知从何来,故督袁公良痛哉。

军中持携不释手,将军帐下曾相陪。

惊传□自蓟门度,督师驰保都门连营城下住。

转战杀伤伪王子,□□如斗矢如雨。

却别将军行军中,令执如意毋相从。

忽然督师罪以谋逆磔西市,讹言蜂起多雷同。

督师骨碎身无处,此物独存将军所。

曾携入闽舟覆没,觅之即得如能语。

英雄每讼督师冤,将军锓书数万言。

会须将军杀□平辽后,绘容赐券入九阍,手持如意动至尊。

(0)

将进酒

糟如丘,曲作尘。送花落,迎花新。

笑君不饮,何以为亲。吴儿娇,楚臣苦。

醉无忧,醒无主,黄莺自歌蝶自舞。

杯盘出古窑,未必坟头土。朝为云,暮为雨。

安所得杜康,变作巫山女。朝朝莫莫,不知其数。

蒸香滴酪沉青天,花间酩酊宁须钱。

富贵自不暇,贫贱且陶然。

死愿作天上星,生愿为地上仙。

今宵但可浸明月,倒泻珍珠那不前。

(0)

三妇艳

初日煦煦照鸡豚,马牛服皂治田园。

时清吏廉赋易简,丈人无事,修整闺门。

大儿授孝经,中子授论语。

小者颇自负,诵诗能通韩氏故。

有时察举高宦,无事可以啜菽饮水乐儒素。

昨者少妇初上堂,先从中妇问公妪。

中妇初时来,得之于大妇。

我家诸妇诚易为,羹臛粗可办,织作不务绣与絺。

公妪日高坐,抱接孙雏嬉。

(0)

翠鸟

委毳人争惜,微躯混野蒿。

衔鱼冲水入,避缴掠林豪。

岂不矜文藻,何惭借羽毛。

山鸡频照影,顾盼亦云劳。

(0)

小姑二首·其一

过雨延新爽,秋江正耐看。

小姑初沐罢,一镜晓妆残。

霞佩摇空翠,云衣怯早寒。

淩波朝复暮,独立尔应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