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汗挥何谢,江船泛自便。
分明一宵梦,香傍将坛烟。
这首诗描绘了战乱年代的动荡与艰辛,同时也展现了对国家领袖的敬仰和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狐鼠穿邻穴”,形象地描绘了战乱时期社会秩序的混乱,如同狡猾的狐狸和老鼠在夜间四处窜动,象征着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不安定与恐惧。接着,“干戈炒夜眠”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恐怖氛围,即使在夜晚也无法获得安宁,暗示了战争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之深。
“元戎临重地,恩雨降皇天”两句,转而赞颂了国家领袖的英明与仁慈。元戎代表了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他们肩负重任,守护国家的安全;而“恩雨降皇天”则表达了对这些领袖以仁政治国、施恩于民的赞美,比喻他们的恩泽如同甘霖普降,滋润大地,带给人民希望与安宁。
“暑汗挥何谢,江船泛自便”描绘了夏日劳作的艰辛与自由自在的生活场景。尽管在酷热的夏天,人们挥汗如雨,但这种劳动是自愿的,是追求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时,江船泛游也象征着一种自由与闲适的生活状态,与前文的紧张与艰苦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最后,“分明一宵梦,香傍将坛烟”以梦境结束全诗,既是对过去艰苦岁月的回忆,也是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一宵梦中,或许包含了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将坛烟作为梦境的背景,更添了一分神秘与浪漫,仿佛在梦中,和平与美好已经触手可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乱与和平之间的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国家领袖的敬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状态的深切关注。
冷剩溪痕,清余水色,琴心悄逗幽冶。
乍镂云情,凌波欲去,索影缤纷相亚。
梅边幻蝶,甚梦境、迷离才化。
好是青禽未觉,眠香正酣遥夜。拈毫倚愁试写。
墨华凉、与添冰麝。黝石趁将姿媚,暗帆初卸。
如见仙魂冉冉,又映壁、疏灯小窗下。
渐听山中,呼春起也。
问槐堂月色,静里苔凝,秋院封烟。
甚意都销尽,只风痕扇影,到眼堪怜。
画中时见,犹想调笔写春妍。怎托思芝兰。
随人转徙,未了因缘。年年。
枉想忆,有几许游尘,茶后镫前。
趁绿窗余沈,便云枝如素,风叶能颠。
岂知撒手成梦,遗迹世争传。
又字罢题糕,孤镫感旧同夜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