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示周道士》
《示周道士》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山隐起雷声,细雨丝丝濯旱氛。

何处飞来松上鹤,晚风唳断九天云。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九天(jiǔ tiān)的意思:形容程度极高,超出一般范围的事物或人。

起雷(qǐ léi)的意思:形容突然发生巨大的变故或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

山隐(shān yǐn)的意思:山隐是指山体被云雾等自然现象所遮掩,不露出来。比喻隐藏、不显露或不外露。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天云(tiān yún)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变化,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隐隐(yǐn yǐn)的意思:隐隐指的是模糊、朦胧、不明显的状态。

隐起(yǐn qǐ)的意思:指隐藏、退隐起来,不再显露自己。

雨丝(yǔ sī)的意思:指细小如丝的雨点。

注释
前山:远处的山。
隐隐:隐约可闻。
雷声:打雷的声音。
细雨:小雨。
濯:洗涤。
旱氛:干旱的气氛。
飞来:飞过来。
松上鹤:松树上的鹤。
晚风:夜晚的风。
唳:鹤鸣。
断:打断。
九天云:高高的天空中的云。
翻译
前方山峦上传来隐隐的雷声,细雨如丝洗涤着干旱的气息。
不知从何处飞来的松树上的仙鹤,夜晚的风中它的鸣叫直冲九天云霄。
鉴赏

诗人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山间的景象。"前山隐隐起雷声,细雨丝丝濯旱氛"这两句中,“前山”指的是位于视野前的那片山峦,而“隐隐起雷声”则传达出初春时节,大地复苏之际,那些还未完全醒来的雷鸣,它们在静谧的山谷间回荡,预示着季节更替的动静。"细雨丝丝濯旱氛"中的“细雨”是那春雨,如细线般柔和地降落,润物无声,而“濯旱氛”则形容这细雨如何缓解了干燥之气,为万物带来生机。

接下来的“何处飞来松上鹤,晚风唳断九天云。”则是诗人对远方飞来之仙鹤的描写。“何处”表达出一种神秘感,那鹤究竟从何而来,而“飞来松上”则展示了这鹤选择高洁之地栖息,象征着超凡脱俗。"晚风唳断九天云"中的“晚风”是指日落时分的微风,它轻拂过山间,使得那些高悬在九天之上的云朵也随之被撕裂,这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喻着超越尘世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山间细雨、雷鸣、飞鹤和晚风等景物的精致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层次感悟,以及他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春日雪酬潘孟阳回文

酒杯春醉好,飞雪晚庭闲。

久忆同前赏,中林对远山。

(0)

留别卢玄休归荆门

江边离别心,言罢各沾襟。

以我去帆远,知君离恨深。

云开孤岛出,浪起白鸥沈。

更作来年约,阳台许伴寻。

(0)

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其八

捲帘天色静,近濑觉衣单。

蕉叶犹停翠,桐阴已爽寒。

云从高处望,琴爱静时弹。

正去重阳近,吟秋意未阑。

(0)

酬李躔侍御

此去非关兴,君行不当游。

无因两处马,共饮一溪流。

(0)

后湖

雷轰叠鼓火翻旗,三异翩翩试水师。

惊起黑龙眠不得,狂风猛雨不多时。

(0)

送严十五郎之长安

送客身为客,思家怆别家。

暂收双眼泪,遥想五陵花。

路远征车迥,山回剑阁斜。

长安君到日,春色未应赊。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