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多福寺寺有佛牙光色殊胜而安定郡王墓在其后二绝·其一》
《游多福寺寺有佛牙光色殊胜而安定郡王墓在其后二绝·其一》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吹尽青丝鬓华,旋裁林下老生涯。

已携斋钵分僧饭,更炷香云佛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鬓华(bìn huá)的意思:形容人的美丽和光彩。

佛牙(fó yá)的意思:指宝贵的东西或珍贵之物。

老生(lǎo shēng)的意思:老生是指戏曲演员中经验丰富、技艺高超的老前辈。也用来形容某个领域中经验丰富、技能精湛的人。

礼佛(lǐ fó)的意思:指对佛教像或佛的形象表示尊敬或敬仰。

林下(lín xià)的意思:指在树林中、森林里,多用来形容隐居、避世的境地。

青丝(qīng sī)的意思:指年轻人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轻貌美的女子。

生涯(shēng yá)的意思:人的一生所从事的职业或事业。

香云(xiāng yún)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云状的景象。

斋钵(zhāi bō)的意思:指清贫简朴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游历多福寺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僧人的修行生活。首句“吹尽青丝两鬓华”以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僧人年岁渐长,青丝变白的外貌特征,隐喻着岁月的流逝和修行的漫长。接着,“旋裁林下老生涯”则进一步描绘了僧人在林间静修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已携斋钵分僧饭”一句,点明了僧人日常生活的简朴与僧团的互助精神,斋钵是僧人用餐的器具,分僧饭体现了僧侣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共同生活。最后,“更炷香云礼佛牙”则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虔诚与敬仰,通过礼拜佛牙这一神圣仪式,展现了佛教信仰的深厚内涵和对智慧与解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多福寺的庄严与僧人的修行生活,也传达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即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赠洪浪上人

石幢曾有梦,此日问津梁。

山色传清净,溪声出广长。

枝头梅子熟,窗外木樨香。

婚嫁何时毕,同来礼觉王。

(0)

春寒

恻恻春寒睡易成,宵深陡觉敝裘轻。

西窗尽有凉秋意,卧听茅檐淅沥声。

(0)

晚遇左心阮即别

远从江上来,秋深返茅屋。

九日一相寻,孤踪不我卜。

何意山中行,得以慰幽独。

枫叶晚萧森,飞鸦噪寒绿。

惆怅欲何之,别君出林麓。

(0)

过万柳堂酬姚幼楷

渚云南卷蓟城孤,岭日西收万壑晡。

大泽莞葭交水草,露台钟鼓下金铺。

救时卿相曾忠愤,近代风骚孰步趋。

便与凡驽开道路,谁从鸣鹤辨笙竽。

(0)

夜望翠螺山

扁舟遥夜隔孤蒲,四望清光镜面铺。

楼阁横云双鹄下,鼋鼍窥客一亭孤。

无边风月连洲渚,如此江山尽画图。

仿佛新秋换眉黛,晚妆深浅入时无。

(0)

白秋海棠

开遍墙根小苑东,曾传血渍染芳丛。

而今也作梅花样,风紧全消泪点红。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司空图 唐庚 倪元璐 张问陶 郑清之 吴融 夏竦 徐夤 张说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