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纳数峰迥,栋隆三架幽。
既虚堪悦性,曰白不关眸。
径曲无尘到,庭深有竹脩。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空灵静谧的居室,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意境。首先,“窗纳数峰迥,栋隆三架幽”两句,以“数峰迥”和“三架幽”勾勒出居室外景的深远与内室的宁静,仿佛窗外的山峰与室内空间在视觉上形成了一种和谐的对话,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既虚堪悦性,曰白不关眸”进一步强调了室内环境的清雅与纯净,即使在白天,光线也显得柔和而不刺眼,这种自然的光线似乎能让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享受内心的宁静与愉悦。
“径曲无尘到,庭深有竹脩”则通过描述曲折的小径和深邃的庭院,以及修长的竹子,进一步渲染了室内的清幽与自然之美。小径上的无尘,象征着心灵的纯净;而竹子的挺拔与修长,则寓意着坚韧与高洁的品质。
最后,“华镫非所缀,雅合片时留”点明了室内装饰的简约与雅致,没有华丽的灯具,却在片刻之间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对精神世界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虚白室”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清幽雅致的生活环境,更传达了诗人对于内心宁静、自然和谐以及高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