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野 居 池 上 看 月 唐 /姚 系 悠 然 云 间 月 ,复 此 照 池 塘 。泫 露 苍 茫 湿 ,沉 波 澹 滟 光 。应 门 当 未 曙 ,歌 吹 满 昭 阳 。远 近 徒 伤 目 ,清 辉 霭 自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苍茫(cāng máng)的意思:形容广阔辽远、无边无际的样子。
池塘(chí táng)的意思:池塘指的是一种水源,比喻一定范围内的事物或环境。
歌吹(gē chuī)的意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力称赞,赞美过分,过分吹捧。
清辉(qīng huī)的意思:明亮的光芒
伤目(shāng mù)的意思:令人眼睛不舒服,使人难以忍受的景象或事物。
泫露(xuàn lù)的意思:形容水珠晶莹剔透、明亮清澈。
应门(yìng mén)的意思:应门指的是应对门户之外的事物,表示应对外界变化和挑战。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远近(yuǎn jìn)的意思:指距离远近,泛指任何地点、范围、时间的远近。
云间(yún jiān)的意思:指高山之间的云雾弥漫,形容风景优美、宜人。
昭阳(zhāo yáng)的意思:指明亮的阳光照耀下的景象,比喻光明、辉煌。
- 翻译
- 月亮悠闲地挂在云端,又照亮了池塘。
露水迷茫,打湿了青苔,池水波动,泛起淡淡的光芒。
天还没亮,宫门应该还未开启,昭阳殿中传来阵阵歌声和乐声。
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只能让人感到悲伤,因为清冷的月光长久地洒在大地上。
- 注释
- 悠然:形容心情闲适,自在。
泫露:晶莹的露珠。
昭阳:古代宫殿名,此处代指皇宫。
霭:雾气,这里形容月光朦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景图。"悠然云间月,复此照池塘"表达了诗人在安逸恬淡中观赏到云间悬挂的明月,它清澈地映照着下方的池塘水面。这两句不仅设定了夜晚的氛围,也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泫露苍茫湿,沈波澹滟光"则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泫露"指的是轻柔的雨水或露珠,而"苍茫"形容环境的广阔和迷离,这里暗示了一种在深夜中仍能感受到生机与湿润的感觉。"沈波"则是水面上的涟漪,"澹滟光"则强调了月光下水波折射出的柔和而不失明亮的光芒。
"应门当未曙,歌吹满昭阳"显示了诗人在这个宁静夜晚的活动。"应门"意味着与家人朋友相聚,而"当未曙"指的是在天还未破晓之前。"歌吹"则是指演奏音乐和唱歌,这些都是古代文人雅士在月下进行的文化娱乐活动,展现了他们对美好生活情趣的追求。
最后两句"远近徒伤目,清辉霭自长"表达了一种对美景无限向往但又难以完全把握的复杂感情。"远近徒伤目"意味着诗人面对这宁静夜景,无论是远处还是近处,都只能通过视线去感受,无法真正拥有。而"清辉霭自长"则强调了月光如同恩惠般地持续照耀着大地,似乎在提醒诗人,即便不能完全把握美好,但这一刻的欣赏与沉醉也是生命中宝贵的时刻。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深远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在这种美景面前所产生的超然脱俗的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抱拙即事
一啸立东皋,轻寒侵二毛。
晓光浮野草,春色染夭桃。
有水池添满,无云山更高。
清源何日约,扫石共歌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