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饯驾部黄子吉使竣还朝》
《中秋饯驾部黄子吉使竣还朝》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天使才名誉髦,囊中常佩吕虔刀。

香馀鸡舌玄草,风送罴声壮白旄

四牡皇华北极,孤凫仙履肃东曹。

君归圣主前席,愿道南人已竭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旄(bái máo)的意思:白色的旗帜,象征权威和统治力。

北极(běi jí)的意思:指极寒之地,比喻极度寒冷、严酷的环境或处境。

才名(cái míng)的意思:指才华出众的人的名声和声誉。

皇华(huáng huá)的意思:指帝王的威严和华丽,也用来形容人物或事物的威严和壮丽。

鸡舌(jī shé)的意思:指人说话的声音尖利刺耳,像鸡叫一样难听。

南人(nán rén)的意思:指南方人,即南方的人。

前席(qián xí)的意思:指在座次上排在前面的位置,也可用来比喻地位高、地位重要的人。

圣主(shèng zhǔ)的意思:指具有崇高圣洁的统治者或领导者。

使才(shǐ cái)的意思:指某人具备了某种特殊的才能或能力。

天使(tiān shǐ)的意思:指善良纯洁、行为高尚的人。

玄草(xuán cǎo)的意思:指难以理解或难以捉摸的事物或情况。

誉髦(yù máo)的意思:指声誉好、名声大、受人尊敬的样子。

中常(zhōng cháng)的意思:常常,经常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的使者,其名声卓著,如同手持吕虔宝刀一般锋芒毕露。诗中以“香馀鸡舌推玄草”形容其文采飞扬,以“风送罴声壮白旄”比喻其威仪庄重。接下来,“四牡皇华依北极”描绘了使者在归途中,犹如四匹骏马跟随帝王,向着北极星的方向前行,象征着忠诚与方向。而“孤凫仙履肃东曹”则以一只孤独的野鸭穿着仙履,恭敬地步入东曹,象征使者虽独自一人,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行和对朝廷的敬畏之心。

最后,“君归圣主应前席,愿道南人已竭膏”表达了对使者归朝后能受到圣主的重视和接见的期待,同时也寄托了对南方人民的关怀,希望他们能因这位使者的归来而得到福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使者高尚的人格魅力和深远的政治影响,充满了对国家与人民的深情厚谊。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癸丑十月二日上天竺寺祈晴

金泥滑滑溅雕鞍,虔走禋祠谒宰官。

积雨水添湖面阔,久阴云护岭头寒。

妨收是处田家苦,开霁何时后土乾。

现出日光须佛力,少令忧国寸心宽。

(0)

冷泉亭

畏日炎炎烁太虚,倚栏冰雪冷生肤。

百川万壑非无水,洗得人间热恼无。

(0)

赵高

阉奴久矣擅秦权,鹿马欺君亦势然。

辄向望夷行弑逆,此身不杀是无天。

(0)

荀卿

老废兰陵已可悲,著书强欲晓当时。

一言性恶真成缪,读者何云但小疵。

(0)

毅斋即事

自吾斋外付诸儿,除却诗书总不知。

苔色上侵闲坐处,鸟声来和独吟时。

十分秋气重阳近,一味天凉老者宜。

调得身心能自慊,止吾所止复何疑。

(0)

寿曾漕

洪波混浩深无底,分作江河合成海。

由来分合必有源,一点清澄元不改。

皇家德泽在人深,人心已洽天眷临。

爰产真贤佐隆治,南丰昆季玉与金。

南丰先生饱文学,笔端璀璨相参错。

帝制犹如盘诰风,良史不令迁固作。

文昭内翰学于兄,文章馀事德业成。

温温气见春日暖,凛凛议论秋霜明。

鲁公拜相谁当笔,弟草兄制光如日。

一家盛事今古稀,千载独瞻门第屹。

常时此瑞分为三,朝论鼎立何巉岩。

乾坤清气有时合,合作星郎青似蓝。

中秋五日玉宇澄,非烟非雾朝盈庭。

天上麒麟千载出,人间蟾桂一年轻。

规模局度尤精粹,望见咸知宰相器。

全闽飞最一年馀,丹凤衔书九天至。

知公文字如南丰,爱公德器文昭同。

愿公复取鲁公位,斡补造化通洪濛。

寿公满满称霞觥,勋业长看双鬓青。

乞与芝兰分玉砌,高歌此颂清风生。

(0)
诗词分类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诗人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