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笑我何如,叨年八十馀。
《次韵樊伯撝见贶》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樊 伯 撝 见 贶 宋 /陈 著 自 笑 我 何 如 ,叨 年 八 十 余 。户 门 觉 老 病 ,梅 竹 护 穷 居 。拙 计 信 天 鸟 ,残 生 减 水 鱼 。时 将 一 字 命 ,仰 卧 向 空 书 。
- 翻译
- 我嘲笑自己,如今已年过八十。
家中门户感觉衰老病弱,只有梅竹陪伴着我这贫穷的居所。
我愚笨的计划只能依赖于自然,剩余的生命如同水中的鱼儿般减少。
时常以写字为乐,仰面朝天地在空中书写。
- 注释
- 我:指代诗人自己。
何如:怎么样,自问自答表示自我反思。
叨:承受,这里有自谦之意。
八十馀:八十多岁。
户门:家门。
老病:年老体衰。
梅竹:梅花和竹子,象征坚韧与高洁。
穷居:简陋的住所。
拙计:笨拙的打算。
信天鸟:任由自然,比喻顺其自然。
残生:剩下的生命。
减水鱼:比喻生活艰难,如同水中挣扎的鱼。
一字命:一字一句地斟酌。
仰卧:躺着。
空书:虚空之中,象征内心的宁静。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次韵樊伯撝见贶》。诗中,诗人自嘲年事已高,已达八十有余,感叹岁月在户门前留下老病之迹。他居住的环境简陋,仅有梅竹相伴,反映出生活的清贫。诗人以质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生活态度,相信自然界的规律,视自己如同天鸟和水鱼般度过残生。他时常静静地写下一字一句,仿佛是在向虚空倾诉,展现出一种超脱而淡然的生活哲学。整首诗流露出诗人面对衰老与困顿的豁达与坚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闻京师得雨喜而有作
九夏望甘霖,愁多常罪已。
入秋始沾润,黍禾半苏起。
农人盼两收,趁种荞靡靡。
胡乃复亢阳,稚苗黄欲萎。
我从都城来,所见率如此。
纵修时巡典,岂似睹丰喜。
吾民坐待赈,不肯轻去里。
此情堪悯恻,部例岂其是。
徵租免正供,平粜逮遐鄙。
小补庸有济,恩膏实所恃。
出关逢泽降,京师卜何似。
喜接奏章来,知渥良田矣。
倚楹觉心舒,传餐识膳旨。
嗟嗟尔农夫,钱镈庶堪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