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翻堪入串,暑退为招凉。
枝枝布文露,的皪报秋瀼。
此诗《咏珠兰四首次羡门韵(其三)》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彭孙贻所作。诗中以珠兰为题,描绘了珠兰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
首句“鱼目潇湘上”,以“鱼目”比喻珠兰在水中或土壤中的生长状态,暗示其生长环境的清幽与独特。接着“何人辨众芳”,提出疑问,强调珠兰在众多花卉中独具特色,不易被人们轻易辨识。
“歌翻堪入串,暑退为招凉。”这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珠兰的香气比作可以入歌的旋律,能够驱散夏日的炎热,带来清凉。形象地描绘了珠兰香气的美妙与沁人心脾。
“徽蚌光幽操,璿玑绣国香。”这里通过“徽蚌”和“璿玑”的比喻,赞美珠兰如同珍贵的宝石,不仅外表光华,其内在的香气也如同国家的瑰宝,珍贵而高雅。
“枝枝布文露,的皪报秋瀼。”最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珠兰的形态与季节特征。枝叶间布满露珠,晶莹剔透,仿佛是秋天的信使,预告着秋意的临近。整首诗通过对珠兰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