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湖台》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湖 台 唐 /李 涉 山 有 松 门 江 有 亭 ,不 劳 他 处 问 青 冥 。有 时 带 月 床 舁 到 ,一 阵 风 来 酒 尽 醒 。
- 注释
- 山:指代有松树的山。
门:象征着隐居或静修的地方。
青冥:指天空,也代表高远的理想境界。
月:夜晚的月亮,可能象征着宁静或诗意的时刻。
床舁:古代一种多人抬的交通工具,用于搬运重物或病人。
酒:这里可能暗指饮酒或借酒消愁。
醒:从醉酒状态中恢复。
- 翻译
- 山上有松树环绕的门,江边有亭子,无需去别处寻找高远的天空。
有时候,我会在月光下被抬到那里,一阵风吹过,我就会从醉酒中清醒过来。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涉的作品,名为《题湖台》。诗中的意境淡远,语言简洁,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山有松门江有亭,不劳他处问青冥。"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其中“山有松门”指的是山上有一扇由苍翠的松木构成的大门,象征着这里是一片宁静而又庄严的地方;“江有亭”则是说江边建有一座亭子,是观赏风景、休息之所。诗人通过这两处景物,传达了一种不必远求即可感受到大自然美好的情怀。
"有时带月床舁到,一阵风来酒尽醒。"
这两句则是对夜晚的描写。“有时”表明并非每次都如此,“带月”意味着在月光下,“床舁到”则是一种轻松、悠闲的生活状态,似乎是在享受一段宁静的夜晚。而“一阵风来酒尽醒”则是对这宁静夜晚的一种打断,诗人可能因为这阵风而从醉酒中清醒过来。这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描写,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变化。
整首诗通过山、松门、江、亭等景物,以及月光下的舟行和夜风中的酒醒,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之外,对自然有着深切感受的生活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寿天宁寺主僧可举八十
□□□□□,化身千百亿。
应世来住山,谁是直翁直。
海眼□□脚,春心有铁脊。
阅历十五期,作为万分一。
洗尽旧氛□,□出新金碧。
层霄撼鼓钟,證明大功德。
法嗣镇别洲,澎湃好消息。
欢喜不闻声,赞叹自生福。
今日是何日,相庆开九秩。
我亦有偈言,自知非本色。
□凭南风便,吹入庄严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