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黄九潭太史留赠》
《访黄九潭太史留赠》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问君胡在野,遗世自经营

一廛依水筑,百亩决泉耕。

移竹供鱼钓,栽梧待凤鸣

深源终不起其奈苍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亩(bǎi mǔ)的意思:指面积很小,只有百亩的田地。形容贫穷、贫困。

不起(bù qǐ)的意思:不敢或不愿意起来;拒绝或不接受。

苍生(cāng shēng)的意思:指百姓、人民或广大民众。

凤鸣(fèng míng)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才得到发现和赞扬。

经营(jīng yíng)的意思:指管理、经营事物或从事商业活动。

其奈(qí nài)的意思:表示无法忍受或无可奈何的心情。

一廛(yī chán)的意思:形容规模庞大、数量众多。

鱼钓(yú diào)的意思:指以鱼钓为借口,实际目的是捕捉其他东西的行为。

在野(zài yě)的意思:指某人或某团体失去权力、地位或职位,不再处于掌权的地位,而是在社会上处于边缘或被排斥的状态。

自经(zì jīng)的意思:自己修养,自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充满了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哲学意味。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在野外独立经营生活的场景。

首句“问君胡在野”,以疑问的形式引出主题,仿佛是在探寻这位隐士为何选择远离尘嚣,栖身于山野之间。接着,“遗世自经营”一句,点明了隐士的独立自主,不为世俗所累,而是自己规划着生活,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一廛依水筑,百亩决泉耕”描绘了隐士的生活环境与方式。他依傍着水流建造居所,耕种着百亩田地,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对自然的亲近与尊重,也反映了隐士对物质生活简单朴素的追求。

“移竹供鱼钓,栽梧待凤鸣”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他不仅与自然和谐共生,还通过种植竹子来吸引鱼类,期待着凤凰的到来,象征着他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这不仅是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是对理想人格的寄托。

最后,“深源终不起,其奈此苍生”表达了隐士对于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悲悯。尽管他深居简出,但内心仍关注着苍生疾苦,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怀与责任感。这句话暗示了隐逸并非完全脱离尘世,而是对社会问题的一种反思与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展现了其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淡泊以及对社会的关怀,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和谐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同强善长包蒙吉计仲嘉徐子晋斯学上人集宝林寺镜公房时蒙吉来自东瓯仲嘉归自燕赵

吴市飘零感岁华,偶携瓢笠到僧家。

孤云静结人天果,朔气寒生佛座花。

作客畏闻燕地雪,逢君先问赤城霞。

山中欲别各留偈,送过虎溪将日斜。

(0)

秋日居法云寺喜瀚上人见访

门掩苍苔一径幽,白云应为远公留。

疏钟隐隐诸天暮,残叶萧萧满地秋。

竹院又逢今日话,芝山犹忆旧时游。

此中传偈多禅侣,何必浮杯到沃州。

(0)

送林熙工陈汝翔陈伯孺潮上人游武夷

津亭落木已纷纷,无那离情对夕曛。

极浦风烟随鸟尽,寒潭秋色与僧分。

兰舟独载千峰月,竹杖同扶九曲云。

此日江蓠正堪采,为余遥荐武夷君。

(0)

送陈仲徽之齐省兄·其二

堤畔流莺不可闻,此行应念鹡鸰群。

孤舟夜渡秦淮月,匹马朝冲泰岱云。

故国烟花随梦断,天涯春色隔江分。

欲知别后相思意,惟有登楼对夕曛。

(0)

再至京师

遥控秦关百二重,九天宫阙绚芙蓉。

醉中但击荆轲筑,梦里惊闻汉阙钟。

才子新词皆吐凤,美人高髻尽盘龙。

玉河杨柳丝丝绿,染得青袍色尚浓。

(0)

吴城览古

白云犹绕旧王居,独对西风恨有馀。

百战山河归草莽,千年陵寝总丘墟。

月明茂苑游麋鹿,花暗荒城吊阖庐。

况是异乡多病客,岂堪唫眺暂踌躇。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