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安时(ān shí)的意思:指在特定的时间内,安定、平安无事。
不必(bù bì)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贵知(guì zhī)的意思:贵重的知识,宝贵的智慧
讲诵(jiǎng sòng)的意思:
讲授诵读。《史记·儒林列传》:“ 董仲舒 , 广川 人也。以治《春秋》, 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受业,或莫见其面。”《正法华经·安行品》:“其人常屏,贡高自大,数数讲诵,佛之典誥,未曾以此,持作懈倦。” 明 黄佐 《广州人物传·知府翟公溥福》:“年六十六,即投老归,闭门却扫,惟观书教子孙讲诵而已。”
枯荣(kū róng)的意思:指事物的枯萎和荣耀两种状态,比喻事物的兴衰、荣辱。
寝兴(qǐn xīng)的意思:指睡觉的时候不能安心,思虑烦恼,失去入睡的欲望。
儒生(rú shēng)的意思:指具备儒家思想、修养和学问的人。
适寝(shì qǐn)的意思:适合睡眠
时命(shí mìng)的意思:指命运或时机。
随遇(suí yù)的意思:根据环境或情况的变化,随机应变,适应不同的处境。
性灵(xìng líng)的意思:指人或物有一种独特的气质或灵性。
寻幽(xún yōu)的意思:寻找幽静、幽深的地方或事物。
养性(yǎng xìng)的意思:培养和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个性特点。
宜适(yí shì)的意思:适宜,合适。
知通(zhī tōng)的意思:知道并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 鉴赏
此诗《宝应杂诗(其二)》由明代哲学家吴与弼所作,体现了其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中“随遇安时命”一句,道出了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强调了接受命运安排的重要性。接着,“寻幽养性灵”则表达了追求内心宁静、修养精神境界的愿望。
“登临多古意,讲诵有儒生”描绘了一幅在古迹中游历、儒学之士聚首讲学的画面,既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向往,也暗示了知识与智慧的传承。诗人进一步阐述了“所贵知通塞,尤宜适寝兴”的观点,即理解事物的顺逆变化,适应生活的起落起伏,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平衡。
最后,“当为斯是理,不必计枯荣”则点明了诗的主题,即以正确的人生道理为指引,不必过于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境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结合,传达了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生活智慧,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