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方漫芜,顾我适有庸。
《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六镈问耒》全文
- 注释
- 天下:整个世界。
漫芜:混乱无序。
顾:看。
适:正好。
庸:平庸。
使:假如。
已:已经。
除涤:清除混乱。
何以:用什么来。
功:作为。
岂:难道。
大无效:没有大的作用。
自是:只是。
用:使用。
慵:懒散。
- 翻译
- 世间正混乱,看我正好平庸。
如果混乱已被清除,我还能有何作为呢?
难道我没有大作用吗?只是因为我懒散罢了。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令的作品,属于答问体诗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处境和社会状况的深刻感慨。
“天下方漫芜,顾我适有庸。”
这里“天下”指的是整个国家或社会,“漫芜”形容事物杂乱无序,可能象征着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自称“我”,说自己才刚体会到这种混乱局面。
“使其已除涤,我将何以功。”
“使其已除涤”表达了对现状的清理和改善的愿望,而“我将何以功”则是在问如果现实已经得到改善,那么诗人自己将如何展现自己的才能或成就。
“我岂大无效,自是用我慵。”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诗人自问:难道我的努力都没有效果吗?但紧接着转为反思,认为这是自己懒惰的表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探讨个人在动荡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展示了诗人对于现实改善的渴望,以及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