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非不我用,我道与世违。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非不(fēi bù)的意思:非不意味着不一定,表示并非完全否定或排除的意思。
寒林(hán lín)的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 陆机 《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惻,翫春翘而有思。” 唐 王维 《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 范仲淹 《和提刑赵学士探梅》诗之二:“静映寒林晚未芳,人人欲看 寿阳 粧。” 瞿秋白 《饿乡纪程》六:“车站前一片大旷场,四围寒林萧瑟,晓霜犹凝,飕颼的西北风吹着落叶扫地作响,告诉我们已经到了北国寒乡了。”
(2).梵语音译。弃尸之处。 唐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七:“尸陀林,正言尸多婆那,此名寒林。其林幽邃而寒,因以名也。在 王舍城 侧,死人多送其中。今总指弃尸之处名‘尸陀林’者,取彼名之也。”全衣(quán yī)的意思:指穿着整齐,衣冠完整。
无全(wú quán)的意思:没有完整、全面
烟火(yān huǒ)的意思:烟火是指烟雾和火焰,也用来比喻世间的红尘繁华和短暂的美好。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夜中孤寂的画面,"寒林烟火微",寥落的炊烟在寒冷的树林中若隐若现,显得格外凄清。"掩胫无全衣",诗人形容自己衣衫单薄,连遮蔽膝盖的衣物也没有,流露出生活的艰辛和困顿。
接下来的两句,"世非不我用"暗示了诗人并非没有才能或机会被社会接纳,然而"我道与世违"则揭示了内心的矛盾和冲突。这里的"我道"可能指的是诗人坚持的道德原则或者个人理想,与世俗的价值观产生了分歧,使得他在现实中感到格格不入。
整首诗通过写实的场景和内心独白,表达了诗人身处逆境,虽有才能却不被世俗理解和接纳的无奈与苦闷,体现了明代士人的孤高与坚守。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忆昔答乔白岩因寄储柴墟三首·其二
毫釐何所辩,惟在公与私。
公私何所辩,天动与人为。
遗体岂不贵,践形乃无亏。
愿君崇德性,问学刊支离。
无为气所役,毋为物所疑。
恬淡自无欲,精专绝交驰。
博弈亦何事,好之甘若饴?
吟咏有性情,丧志非所宜。
非君爱忠告,斯语容见嗤。
试问柴墟子,吾言亦何如?
竹鹤图
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
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
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
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
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
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
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
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
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
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
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
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
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
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
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
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
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竹鹤图》【明·徐庸】昔闻王猷曾爱竹,竹有清标断尘俗。移居随处旋添种,珍重不殊金与玉。又闻卫公曾爱鹤,往往重□轻食禄。宠之致使鹤乘轩,驯养尚言心未足。竹与鹤兮何处无,老眼见此竹鹤图。娟娟翠琅玕,梃梃青珊瑚。风生声琮琤,月来影扶疏。长竿未肯归钓徒,九苞屡集丹凤雏。夷齐有德德不孤,至今高节留江湖。毰毸双胎仙,生长由青田。乘风若骐骥,驾驭从神仙。玄裳丹顶性最洁,九皋一唳声闻天。浮丘载入相经内,形模变化踰千年。竹岂凡木同,鹤非凡鸟比。卫武诗不咏,薛稷兴无已。人间至清物,披对心欣喜。挥毫勉赋竹鹤歌,歌□不入词人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9767c67dcca0be0394.html
云樵为陈季昭作
吴山有云樵,樵采乐事多。
秋金铸为斧,若木求作柯。
斩伐声丁丁,云中闻唱歌。
略杓横涧溪,负薪出烟萝。
胸次饱丘壑,足迹经岩阿。
太白称文人,会稽羡翁子。
在昔维读书,于今兼画史。
圣皇梦良弼,求访心未已。
待君写其形,平步拾青紫。
何必老山林,孜孜日劳已。
题赏春图为张琳作时盛暑过其家出画索诗赋此以归之
歌楼娃馆瞰林麓,绣臼缃帘捲朝旭。
东风吹暖杏花红,疏雨酿晴芳草绿。
赏春公子云锦裳,联镳路溢兰麝香。
珊瑚鞭敲白玉镫,紫骝马控青丝缰。
醉归晚度曲江边,傍人笑指蓬莱仙。
貂求不惜千金贵,来朝拟泛西湖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