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朱 校 理 知 潍 州 宋 /司 马 光 东 国 连 年 水 伤 稼 ,使 君 到 部 即 行 春 。茫 茫 四 野 潢 污 竭 ,郁 郁 万 行 桑 柘 新 。俗 不 好 奢 田 器 贵 ,狱 无 留 击 吏 家 贫 。齐 人 勿 怨 归 朝 速 ,自 是 承 明 侍 从 臣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好(bù hǎo)的意思:形容事物坏得无法再坏。
承明(chéng míng)的意思:接受明主的命令或指示,承担责任。
从臣(cóng chén)的意思:指人们对主子忠诚、恭敬、效命的态度。
东国(dōng guó)的意思:指东方国家,特指日本。
归朝(guī cháo)的意思:指皇帝或高官返回朝廷,恢复政务。
潢污(huáng wū)的意思:指事物脏乱不洁净。
即行(jí xíng)的意思:立即行动,立刻执行。
吏家(lì jiā)的意思:吏家指的是官吏家庭,也泛指官僚家族。
连年(lián nián)的意思:连续多年
留系(liú xì)的意思:留系指事物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一个事物的存在与发展与其他事物密切相关。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齐人(qí rén)的意思:指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协力同心。
桑柘(sāng zh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表面看起来平凡普通,但内在却有着非凡的才能或价值。
侍从(shì cóng)的意思:指随从、跟从的人。
使君(shǐ jūn)的意思:指能够任用、派遣的官员或人才。
四野(sì yě)的意思:
[释义]
(名)广阔的原野(就四周展望说)。
[构成]
偏正式:四(野
[例句]
四野的秋色很迷人。(作定语)田器(tián qì)的意思:
农具。《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命农计耦耕事,脩耒耜,具田器。”《汉书·循吏传·龚遂》:“诸持鉏鉤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上》:“季冬讲武,习射御;出五穀种,计耦耕,具田器。”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四节:“ 吕后 时,下令禁止把铜、铁、田器、母畜卖给 南越 ,引起 南越 的不满。”
行春(xíng chūn)的意思:指春天到来时,行走在田野间,欣赏春天的景色。
郁郁(yù yù)的意思:形容草木茂盛或心情忧郁
自是(zì shì)的意思:自然是如此,毫无疑问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导致的农村荒废和百姓困苦的画面。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社会现实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战乱带来的灾难深感。
"东国连年水伤稼,使君到部即行春"两句,直接点出了东方国家连续多年的洪水灾害,导致农作物受损。"使君"指的是统治者或官员,而"到部即行春"则表明尽管情况严峻,但仍需进行春耕的准备,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对生计的渴望。
接下来的"茫茫四野潢污竭,郁郁万行桑柘新"两句,更深刻地描绘了战后荒废的景象。"茫茫四野"表达了一种广阔而又荒凉的情景,而"潢污竭"则指的是水涝后的土地难以耕作,"郁郁万行桑柘新"则形容了桑树和柘树茂盛的景象,但这并不意味着丰收,只是自然生长的结果。
第三句"俗不好奢田器贵"指出的是由于战乱导致物价飞涨,人们生活困难。而"狱无留系吏家贫"则揭示了官府的清贫和无法维持正常的司法制度。
最后两句"齐人忽怨归朝速,自是承明侍从臣"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急于回到朝廷而不顾百姓疾苦的官员的批评。"齐人"可能指的是某一地区的人们,而"忽怨归朝速"则显示出他们对于官员迅速离开的不满。最后,"自是承明侍从臣"强调了诗人的立场和责任感,他作为一个侍奉君王的臣子,对于国家和百姓有着深刻的认识。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战乱后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灾害的哀叹,以及对治国安邦之道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丙午岁正月七日李大参德馨邀余偕宪副冯佩之佥宪庄仪甫为同年会燕于滕王阁相与联句四首·其一
惜别琼林十八春,江楼复喜燕芳辰。
开怀不厌金尊满,取乐何妨锦瑟频。
雨洗西山青历历,风生南浦绿粼粼。
从今会合还公暇,同榜相看只四人。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