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学 中 诸 士 子 惠 和 篇 复 次 韵 为 谢 宋 /吴 芾 欲 为 多 士 劝 ,聊 缀 五 言 成 。乃 得 琼 瑶 报 ,仍 闻 韶 濩 声 。尘 襟 因 顿 豁 ,老 眼 为 增 明 。有 句 能 如 此 ,何 忧 万 里 程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尘襟(chén jīn)的意思:指衣襟上沾满尘土,形容人身上或物品上沾染了尘土,比喻人的品德受到玷污或事物受到破坏。
顿豁(dùn huō)的意思:指突然豁然开朗,心情舒畅。
多士(duō shì)的意思:指多才多艺的人,多方面有才能的人。
老眼(lǎo yǎn)的意思:指年纪大的人的眼力衰退,视力变差。
里程(lǐ chéng)的意思:指程度、进展、发展的阶段或标志。
琼瑶(qióng yáo)的意思:琼瑶是一种珍贵的宝石,比喻美丽珍贵的东西。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韶頀(sháo hù)的意思: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闻韶(wén sháo)的意思:指能够欣赏到美好音乐、艺术等的人。
五言(wǔ yán)的意思:五个字的诗句或句子。
- 注释
- 欲:想要。
为:为了。
多士:众多有才的人。
劝:激励。
聊:姑且。
缀:拼凑。
五言:五言诗。
乃:于是。
得:得到。
琼瑶:美玉,比喻珍贵的回馈。
报:回报。
仍:仍然。
闻:听到。
韶頀:古代的音乐名,形容美妙的声音。
尘襟:尘世的忧虑。
顿豁:突然开朗。
老眼:老去的眼睛。
增明:更加明亮。
有句:有这样的诗句。
如:像。
此:这样。
何忧:还有什么可担忧。
万里程:漫长的人生路。
- 翻译
- 我想写诗来激励众多才子,姑且用五言诗的形式表达。
我得到了珍贵的回馈,还听到了美妙的音乐声。
尘世的忧虑因此暂时消散,老眼也因之更加明亮。
有这样的诗句,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即使人生路途遥远。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学术交流的热忱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欲为多士劝,聊缀五言成”,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鼓励广大士人,尽管只是寥寥数语,却也能够传达其情意。
接着,“乃得琼瑶报,仍闻韶頀声”,“琼瑶”在这里象征高洁和珍贵,而“报”则意味着信息的交流或回应。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明自己所获得的是珍贵的知识或友情,“韶頀声”则引申了音乐之美,暗示这种交流带来的和谐与美好。
中间两句“尘襟因顿豁,老眼为增明”,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精神上获得解脱和心灵的澄清。尘世的烦恼如同被一扫而空,而年迈的眼睛似乎也因为这些美好的交流而变得更加明亮。
最后,“有句能如此,何忧万里程”,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通过文字来传递情感和思想的满足。即使是简单的几句话,也足以让人感到心灵上的慰藉,从而不再担忧遥远的旅途。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交流与友谊的赞美,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于知识共享的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马巨济察院时监泰州酒得宫祠归南京
新春款南园,积雨寒不歇。
起望海陵城,幸未还往缺。
闻公得安还,未放车轨折。
毫端倒江海,胸次湛明月。
东风片帆来,乃复为此别。
田园到荒芜,岁事有曲折。
不见南山松,高卧拥霜雪。
鬓髯凛可畏,此岂念容悦。
愿公考其然,一向鼻头说。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
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
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
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
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
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
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
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
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
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
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
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
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
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
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
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
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正月十五日试院中烹茶因阅溪碑》【宋·吕本中】小炉方鼎蛙蚓鸣,那知帘外东风惊。乱云初破盘凤影,缺月半堕春江明。已驱簿领出门去,更洗肝肺令愁醒。大碑古字久寂寞,高堂素壁空峥嵘。坐看光焰扫尘土,便觉冰霰临窗屏。文章断绝生气在,妙句直欲无兰亭。峄山野火烧欲尽,瘗鹤半在江中陵。不知此书更奇古,反覆餍饫无讥评。山精地神肯爱护,至今欧虞来乞灵。要令石鼓举吉日,不必细字临黄庭。生平访古少如意,对此自足忘经营。世间儿女争媚好,纸上姓名谁重轻。迩来半月得坚坐,一室当行千里程。南楼灯火漫明灭,北里笙竽频送迎。儒生事业了不恶,故人浮沈吾懒听。更阑更自取书读,唤起奴仆寻短檠。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6567c6b425796f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