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龙眼》
《龙眼》全文
明 / 陈献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龙眼何年种,嗟嗟主人

卑柯今蔽日腐骨已成尘。

春雨沾花足,秋虫食实频。

流形木石鬓脚半搔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蔽日(bì rì)的意思:形容阴云密布或烟雾浓厚,遮蔽了太阳,使光线变得昏暗。

鬓脚(bìn jiǎo)的意思:形容头发的两侧夹杂有白发。

春雨(chūn yǔ)的意思:春天的雨水。比喻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滋润作用的事物。

腐骨(fǔ gǔ)的意思:形容某些事物已经腐烂到只剩下骨头,比喻事物已经彻底破败或衰败。

嗟嗟(jiē jiē)的意思:表示悲伤、叹息或感叹的声音。

流形(liú xíng)的意思:形态不定,变化多端

龙眼(lóng yǎn)的意思:形容人的眼睛明亮有神,也可以形容事物呈现出活泼、生动的样子。

木石(mù shí)的意思:指心如木石,形容人冷漠无情,毫无感觉。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鉴赏

这首诗名为《龙眼》,是明代文人陈献章所作。诗人通过对龙眼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岁月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龙眼何年种”设问起笔,引发读者对龙眼树长久历史的好奇;“嗟嗟旧主人”则表达了对过去主人的怀念,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接下来,“卑柯今蔽日”描绘了龙眼树生长繁茂,枝干低垂几乎遮天蔽日,暗喻时光荏苒,昔日主人已不在;“腐骨已成尘”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岁月的哀叹,以龙眼树的枯朽象征着旧主人的消亡。

“春雨沾花足,秋虫食实频”通过季节更替,展现了龙眼树的生命循环,也寓言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流形非木石”强调了龙眼树虽有生命,但终将如同木石般永恒不变,引出诗人对自己鬓发斑白的感慨,“鬓脚半搔银”,形象地刻画了岁月在诗人头上留下的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龙眼树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岁月流逝的深深感叹,语言质朴,情感深沉。

作者介绍
陈献章

陈献章
朝代:明

(1428—1500)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猜你喜欢

莲花池道中

榆柳阴浓处,田田荫渼陂。

流泉新雨后,野浦晚烟时。

莲动香微散,风来水自漪。

潞河四十里,此地倍情移。

(0)

罗川学庄小饮即事二首·其二

竹外啾啾宿鸟喧,须臾客去月黄昏。

山童扶客苦无力,付与娥姮送到门。

(0)

读王谢传十二首·其四王僧达

浔阳赴义早知名,戴面朝天八座惊。

太保幸晋家法在,免教馁鬼作怨声。

(0)

舟泛大海作

放棹大洋中,四见沧海色。

长天入巨浸,或玄、或深黑。

江南见混黄,台麓见绿碧。

但是蹴风行,层层皆雪白。

有时浪矗空,银雪三山积。

平落洪浸间,隐隐黑龙脊。

我乘艨艟游,不畏长鲸掷。

谈笑轻波涛,昂头天咫尺。

(0)

岛上本事四首·其四

不道深山里,更扬大海尘。

烂柯秦地客,煮石葛天民。

(0)

七言今体台湾哀词四首·其三

鲁仲千金耻帝秦,竟看时事化埃尘!

有怀蹈海鳌梁折,无泪填河蜃气皴。

岛屿于今成粪壤,江山从此署「遗民」!

棼棼玉石昆冈火,换尽红羊劫外人。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