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语绝句·其二十八》
《论语绝句·其二十八》全文
宋 / 张九成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不因闻见得心传,此理于吾甚晓然

若使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得心(dé xīn)的意思:指心意相通,彼此理解、合作默契。

故知(gù zhī)的意思:指旧时的朋友或旧日的知识。

见得(jiàn dé)的意思:指对某种情况或事物有充分了解,能够正确判断或预测。

流闻(liú wén)的意思:指消息传播迅速,广为流传。

若使(ruò shǐ)的意思:如果,假如

闻见(wén jiàn)的意思:指听到或知道消息、传闻。

晓然(xiǎo rán)的意思:清楚明白,了解透彻。

心传(xīn chuán)的意思:心灵相通,心意相传

厌倦(yàn juàn)的意思:对某种事物感到疲倦、不再感兴趣

一流(yī liú)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方面具有极高水平或出类拔萃的品质。

有时(yǒu shí)的意思:偶尔;间或;有时候

注释
闻见:通过听闻或亲眼所见。
心传:内心深处的理解和传承。
晓然:明白清晰。
一流:一流的见解或体验。
闻见里:在听闻和看见的经历中。
厌倦有时:有时会产生厌倦感。
翻译
不是因为听说就能领悟到的
这个道理对我来说非常清楚
鉴赏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论语》深刻理解与内化。开篇即提出一个哲理,即真知不能仅凭耳闻目见而传递,须心领神会。这一观点表明作者认为真理的认知需要个人的内在感悟和深入思考。

"不因闻见得心传"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获取,不应只停留在表层的听觉和视觉体验,而应当达到内心的理解与领悟。"此理于吾甚晓然" 表示诗人对这一哲学道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且信念坚定。

接下来的两句"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则进一步阐述了即便是在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中,即使是最精华的部分,也会有人在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产生厌倦的情绪。这里所谓的"一流闻见里",指的是最高层次的道德教诲或文化精髓,而"故知厌倦有时焉" 则是说即便是在接触这些高级知识和智慧时,也难免会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论语》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于学习、思考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一种洞察。张九成在此作中表达了一种超越单纯知识传承,对于内心修养和真理探求的重视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己安人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张九成
朝代:宋

(1092—1159)杭州钱塘人,字子韶,号横浦居士,又号无垢居士。少游京师,从学于杨时。高宗绍兴二年进士第一。历著作郎及礼部、刑部侍郎等职。因与秦桧不和,被谪南安军十四年。桧死,起知温州。研思经学,多有训解。卒谥文忠。有《横浦集》、《孟子传》。 
猜你喜欢

清平乐·连云松竹

连云松竹。
万事从今足。
拄杖东家分社肉。
白酒床头初熟。
西风梨枣山园。
儿童偷把长竿。
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0)

清平乐·诗书万卷

诗书万卷。
合上明光殿。
案上文书看未遍。
眉里阴功早见。
十分竹瘦松坚。
看君自是长年。
若解尊前痛饮,精神便是神仙。

(0)

清平乐·东园向晓

东园向晓。
阵阵西风好。
唤起仙人金小小。
翠羽玲珑装了。
一枝枕畔开时。
罗帏翠幕低垂。
恁地十分遮护,打窗早有蜂儿。

(0)

清平乐·灵皇醮罢

灵皇醮罢。
福禄都来也。
试引鵷雏花树下。
断了惊惊怕怕。
从今日日聪明。
更宜潭妹嵩兄。
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0)

清平乐·清词索笑

清词索笑。
莫厌银杯小。
应是天孙新与巧。
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梦断关河。
小窗日饮亡何。
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0)

清平乐·云烟草树

云烟草树。
山北山南雨。
溪上行人相背去。
惟有啼鸦一处。
门前万斛春寒。
梅花可?
摧残。
使我长忘酒易,要君不作诗难。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贯休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